讹 (形声。从言,化声。字本作譮”。本义谣言) 同本义 譮,伪言也。--《说文》 字亦作讹” 民之讹言。--《诗·小雅·沔水》 讹言大水至。--《汉书·成帝纪》 又如讹言(谣言) 差错 讹 訛 讹诈 改变;感化 或降于阿,或饮于池,或寝或讹。--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 变化 式讹尔心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 岁月迁讹,斯风渐笃。--《通志》 不 讹 è ①错误以~传~。 ②敲诈~人。 【讹传】错误的传说。 【讹误】(文字、记载)错误。 【讹音】错误的读音。 【讹诈】 ①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行索取财物或其他权益。 ②威胁恫吓。 讹é 1.虚假。 2.讹误;错谬。 3.怪异;怪诞。 4.妖言;谣言。 5.指徒歌;歌谣。 6.吓诈。 7.书法用语。 8.蛇的别名。 9.通"吪"。感化;改变。 10.通"吪"。行 动;移动。
讹 e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6 讹 bluff; extort; erroneous; blackmail; mistaken; 讹 (1) 訛、譮 é (2) (形声。从言,化声。字本作譮”。本义谣言) (3) 同本义 [rumor] 譮,伪言也。--《说文》 (4) 字亦作讹” 民之讹言。--《诗·小雅·沔水》 讹言大水至。--《汉书·成帝纪》 (5) 又如讹言(谣言) (6) 差错 [error]。如讹舛(差错;谬误);讹阙(错误残缺);讹头(过失,污点,把柄);讹替(错误) 讹 (1) 訛 é (2) 讹诈 [black-mail]。如讹人(讹诈人);讹头(讹诈的钱财) (3) 改变;感化 [change;move] 或降于阿,或饮于池,或寝或讹。--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 (4) 变化 [change] 式讹尔心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 岁月迁讹,斯风渐笃。--《通志》 (5) 不正确的 [incorrect] 平秩南讹。--《书·尧典》 (6) 又如讹音 讹传 échuán [misrepresentation;unfounder rumor] 与事实、事件等不相符的传闻 讹夺 éduó [missing character in text] 错误脱漏。也说讹脱” 讹谬 émiù [error] 差错谬误 致学者讹以承讹,谬以袭谬。--袁裒《题书学纂要后》 讹骗 épiàn [blackmail and bamboozle] 带有威胁性的欺骗 讹人 érén [bluff sb.] 借故诬赖敲诈他人 讹索 ésuǒ [defraud] 托词强行索要;敲诈侵夺 讹误 éwù [error in text] 字句上的疏漏差误 讹言 éyán [rumor] 传布的流言;假话 民之讹言,宁莫之惩。--《诗·小雅·沔水》 如此讹言,根据何在 讹诈 ézhà (1) [extort]∶借端敲诈,用威胁的手段索要财物 讹诈钱财 (2) [blackmail]∶威胁恫吓 核讹诈 力图骗取或讹诈你 讹字 ézì [wrong words in a text] 错误的字 讹 (訛) é ㄜˊ (1) 错误~字。~误(文字、记载错误)。~谬。~传(chuán)。以~传~。 (2) 敲诈,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~诈。 (3) 谣言~言(a.诈伪的话,谣言;b.胡言乱语)。 (4) 感化,变化岁月迁~。” (5) 野火烧。 郑码snrr,u8bb9,gbkb6ef 笔画数6,部首讠,笔顺编号453235
鵫jì 1.鵫?。
礰lì 1.见"礷礰"。 2.见"的礰"。 3.见"礰礋"。
逭 逃避 逭,逃也。--《说文》 行相避逃谓之逭。--《尔雅释言樊》 又如逭署(避署);逭诛(逃避杀头);逭责(逃避责任);逭咎(逃避责任) 免除 如逭我罪,施材百具,絮衣百领,肯之乎?--《聊斋志异》 又如逭劳(消除疲劳) 更迭 逭,迭也。--《玉篇》 逭huàn避,逃~暑。罪不可~。
氮 一种普通的非金属元素,原子序数7,游离态的氮通常为无色、无嗅、无味的不溶性双原子惰性气体,约占空气的78%(按体积计) 氮 dàn符号n。无色、无臭气体。不能燃烧,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,但高温下可和氢、氧以及某些活泼金属化合。空气中约有3/4的氮,是重要的植物
閺wén ⒈闅”的讹字。
鰌lí 1.鲥鱼的别名。 2.见"鰌鰀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