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抚,笔画:7,拼音:fǔ,部首:扌

    简解

    扶〈动〉 (形声。从手,夫声。从手”,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搀扶) 同本义 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--《论语·季氏》 车至门扶。--《战国策·卫策》。注扶,谓下车。” 遂扶以下。--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又如扶绰(搀扶,扶托);扶策(扶助,搀扶);扶掖(搀扶;扶助);扶挈(以手搀扶);扶将(搀扶) 扶持;护持 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 又如扶树(扶持培植);扶舁(扶持;搀扶);扶舁(护持扛抬);扶倾(扶 抚(撫) fǔ ⒈扶持,保护,养育~养。~育。~其老弱。 ⒉慰问~恤。安~。优~。 ⒊按摩,轻轻地摸~摩。~摸。 ⒋拍,击~背。~掌欢笑。 抚mó 1.仿效。 2.临摹。

    详解

    抚 fu 部首 扌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 抚 comfort;console;foster;nurture; 抚 (1) 撫 fǔ (2) (形声。从手,无声。本义抚摩) (3) 同本义 [stroke] 撫,安也。--《说文》 抚而泣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八》 左右抚矢而乘之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 妇抚儿乳,儿含乳啼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 东坡右手执卷端,左手抚鲁直背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 (4) 又如抚弄(抚摩);抚心(用手抚摸胸口。表示安抚);抚拭(抚摩拂拭);抚背(抚摩脊背。表示安慰、关切等) (5) 用手按着 [press] 抚弦登陴,岂不怆悢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(6) 又如抚剑(按剑);抚臆(以手按胸);抚手(拍手) (7) 通拊”。拍或轻击 [clap] 抚,敷也,敷手以拍之也。--《释名·释姿容》 权抚掌欢笑。--《三国志·鲁肃传》 (8) 又如抚掌(拍手);抚胸(以手捶胸。表示悲痛);抚案(用手指按着节拍) (9) 安抚;安慰 [console] 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及设备使抚表众。--《资治通鉴》 (10) 又如抚驭(安抚控制);抚理(安抚治理);抚辑(安抚慰问);抚柔(安抚怀柔) (11) 弹拨[乐器] [pluck]。如抚桐(弹琴);抚弄(拨弄;弹奏);抚弦(拨弄琴弦) (12) 照料使健全生长;养育 [foster] 依新已五岁,转眼成人,汝其善抚之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(13) 又如抚字(抚养;抚肩);抚孤(抚养、救济孤儿);抚畜(抚养);抚稚(抚养儿女) (14) 占有 [occupy] 西方有九国焉,君王其终抚诸。--《礼记》 (15) 通幠”(hū)。掩;盖 [top;surpass cover;hide] 神与化游,以扶四方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 (16) 又如抚世(盖世) 抚 (1) 撫 fǔ (2) 官名。巡抚的简称 [provincial governor]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,礼官輙表贺。--《明史·海瑞传》 (3) 又如抚军(巡抚的别称);抚台(巡抚的别称);抚署(巡抚公著);抚院、学院(巡抚衙门和学院衙门。清巡抚,省级最高行政长官) (4) 古州名 [fu prefecture]『豫章郡地,陈置抚州。在今江西省临川县治 抚爱 fǔ ài [caress;fondle] 照顾爱护 抚爱小孩子 抚今追昔 fǔjīn-zhuīxī [evoke memories of the past at the sight of the present] 面对当前情景而追忆往事 往往抚今追昔,物是人非,不免怅然而返。--《花月痕》 抚摩,抚摸 fǔmó,fǔmō (1) [stroke;fondle]∶用指触摸 抚摸下巴 (2) [play with]∶无目的地来回玩弄或移动 手在床边上来回抚摩着 抚顺 fǔshùn [fushun] 辽宁省的地级市,中国的主要煤炭和人造石油工业基地之一。位于沈阳东面。面积 10816 平方公里,其中市区面积 675 平方公里,人口 120 万 抚慰 fǔwèi [comfort;console] 抚恤安慰 抚慰烈士家属 抚恤 fǔxù [comfore and compensate a bereaved family] 对因战或因公致伤、致残和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抚 抚养 fǔyǎng [foster;raise] 供给衣、食 、住或其他生活必需品 由养父养母抚养一年 抚育 fǔyù [foster;nurture;tend] 照料培育 抚育烈士子女 抚 (撫) fǔ ㄈㄨˇ (1) 慰问~恤(安慰和周济)。~慰。安~。~爱。 (2) 扶持,保护~养成人。 (3) 轻轻地按着‰摩。~摸。~琴(弹琴)。~今追昔。 (4) 同拊”。 郑码dagr,u629a,gbkb8a7 笔画数7,部首扌,笔顺编号1211135

  • 挧y ⒈姓。

  • 谊 (会意兼形声。从言,从宜,宜亦声。宜,表示合宜。本义合宜的道德、行为或道理) 同本义 舍生取谊。--班固《幽通赋》 素闻先生高谊。--《公孙龙子迹府》 武王行大谊。--《汉书董仲舒传》 又如谊士(义士);谊主(指明礼义的国君) 意义,意思 会意者,比类合谊。--《说文解字叙》 儒

  • 衢〈名〉 (形声。从行,瞿声。行,本义是道路。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) 同本义 衢,四达谓之衢。--《说文》 必于四面之衢。--《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》 何天之衢。--《易大畜》 一兔走衢,万人逐之,一人获之,贪者悉止。--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 填街盈衢。--柳宗元《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》

  • 衄 鼻出血 衄,鼻出血也。从血,丑声。--《说文》。俗字作衵 春不鼽衄。--《素问金匮真言论》 此人奉使出门,卒尔鼻衄。--《大庄严论经》 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畏缩 未战而退,先自摧衄,亦古之所忌。--《晋书》 挫折;挫伤;失败 莫不衵锐挫铓。--左思《吴都赋》 流闻东军失备,师徒

  • 儩sì 1.完;尽。

  • 在 (形声。小篆字形。从土,才声。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。本义存活着,生存,存在) 同本义 在,存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字从土,与坐同意。 见龙在田。--《易乾》 父母在,不远游。--《论语里仁》 疾在腠理。--《韩非子喻老》 病在肌肤。 则无所不在。--《淮南子原道》 在往者,在来者。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