堡 (形声。从土,保声。堡是后起字。本义土筑的小城) 同本义 据险筑堡以自固。--《晋书·符登载记》 又 关中堡壁三千余所。 又如碉堡;堡障(用于防守的小土城) 指堡垒 送将军登空堡上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又如城堡(堡垒式的小城);碉堡 堡 bǎo堡垒碉~、暗~。又见bǔ;pù。 【堡礁】有湖同陆地隔开的珊瑚礁。呈堤状,而多数呈不连续的岛状,围绕着海岸伸延,距海岸10-200公里不等。世界最大的是澳大利亚大堡礁。又称离岸礁。 【堡垒】 ①设在重要地点起防守作用的坚固建筑物。 ②比喻难于攻破的事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的人科学~、顽固~。 【堡垒政策】1933年国民党政府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'围剿'时采用的战术。这种战术依据碉堡步步推进,压缩根据地,企图消灭红军。抗日战争时期,日本侵略军也采取过类似政策。 见于地名。通"铺"十里~。
堡 bao、bu 部首 土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 堡 fort; fortress; 堡1 bǎo (1) (形声。从土,保声。堡是后起字。本义土筑的小城) (2) 同本义 [small camp] 据险筑堡以自固。--《晋书·符登载记》 (3) 又 关中堡壁三千余所。 (4) 又如碉堡;堡障(用于防守的小土城) (5) 指堡垒 [fort;fortress] 送将军登空堡上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(6) 又如城堡(堡垒式的小城);碉堡 另见bǔ;pù 堡垒 bǎolěi (1) [bastion;bulwark;citadel;fort;fortress] (2) 军队所修筑,战守两用的小城堡 (3) 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的人 封建堡垒 科学堡垒 顽固堡垒 堡寨 bǎozhài [village with surrounding wall] 四周建有栅墙的寨子 堡2 bǔ 堡子,有城墙的集镇。多用于地名 [town with city walls]。如吴堡县(在陕西省);柴沟堡(在河北省) 另见 bǎo;pù 堡子 bǔzi (1) [方] (2) [town with city walls]∶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 (3) [village]∶泛指村庄 堡3 pù -- 地名用字。五里铺、十里铺等的铺”字,有的地区写作堡” 另见bǎo;bǔ 堡1 bǎo ㄅㄠˇ (1)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~垒。城~。桥头~。 (2)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徐嵩、胡空各聚众五千,据险筑~以自固”。 郑码njfb,u5821,gbkb1a4 笔画数12,部首土,笔顺编号322511234121 fort;fortress; 堡2 bǔ ㄅㄨˇ 有城墙的村镇,泛指村庄(多用于地名)~子。马家~。 郑码njfb,u5821,gbkb1a4 笔画数12,部首土,笔顺编号322511234121 fort;fortress; 堡3 pù ㄆㄨ╝ 古同铺”,驿站(今用于地名)十里~。 郑码njfb,u5821,gbkb1a4 笔画数12,部首土,笔顺编号322511234121
跪〈动〉 (形声。从足,危声。本义屈膝,单膝或双膝着地,臀部抬起,伸直腰股) 同本义 跪,拜也。--《说文》 跪,两膝拄地所以拜也。--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仲宣跪而称曰。--《文选谢庄月赋》 (乐羊子)一年来归,妻跪问其故。--《后汉书列女传》 秦王色挠,长跪而谢之。--《战国策魏策》
蝭è 1.毒蛇名。
箌dào 1.大。
钩 (形声。从金,勺声。本义以钩饵取鱼) 同本义 钓,钩鱼也。--《说文》 以钓于淇。--《诗卫风竹竿》 子钓而不纲。--《论语》 闲来垂钓碧溪上。--唐李白《行路难》 孤舟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--唐柳宗元《江雪》 又如钓蛤蟆 引申为诱取 而晋献以璧马钓之。--《淮南子主术》。注取
敫〈动〉 光闪耀 敫,光景流也。从白,从放,会意。--《说文》 又如敫然(显明的样子) 敫jio姓。
户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门(閠)字的一半『字部首之一。从户”的多与门户有关。本义单扇门) 同本义 户,半门曰户。--《说文》 一扇曰户,两扇曰门。又在于堂室东曰户,在于宅区域曰门。--《字书》 窥其户。--《易丰》 设于户西。--《仪礼聘礼》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。--《礼记礼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