褒 (形声。从衣,保声。本义衣襟宽大) 同本义 褒,衣博裙。--《说文》 岂必褒衣博带,句襟委章甫哉?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 又如褒袖(宽大的袖子);褒衣博带(大衣服,宽带子。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) 高大;广大 褒 嘉奖,表扬 非敢褒其可褒,而贬其可贬也。--唐·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 又如褒赞(赞扬称美);褒显(褒扬。称美显扬);褒赏(奖赏) 褒 bāo ①衣襟宽大秦家丞相府,不重~衣人。(李白《嘲鲁儒》) ②赞扬;夸奖~奖。 【褒贬】评论人或事物的好坏~不一。 【褒奖】表扬和奖励劳动模范应该受到~。 【褒姒】西周周幽王宠妃。姒姓。褒国(今陕西勉县东)人。幽王三年(前779,)被献于周,得宠于幽王◇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,被立为后,其子伯服立为太子。申侯联络曾国,并招引犬戎攻周,杀幽王于骊山下,并俘褒姒。 【褒扬】表扬。 【褒义词】含有喜爱、赞许等感情色彩的词。
褒 bao 部首 衣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5 褒 honour; praise; 褒 bāo (1) (形声。从衣,保声。本义衣襟宽大) (2) 同本义 [loose] 褒,衣博裙。--《说文》 岂必褒衣博带,句襟委章甫哉?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 (3) 又如褒袖(宽大的袖子);褒衣博带(大衣服,宽带子。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) (4) 高大;广大 [high;tall;vast]。如褒益(增广补益);褒增(夸大增益) 褒 bāo (1) 嘉奖,表扬 [commend;honor;praise] 非敢褒其可褒,而贬其可贬也。--唐·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 (2) 又如褒赞(赞扬称美);褒显(褒扬。称美显扬);褒赏(奖赏) 褒贬 bāobiǎn (1) [praise and disparage]∶赞扬和指责,借指评论好坏 操尝造花园一所;造成,操往观之,不置褒贬,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”字而去。--《三国演义》 褒贬是非 (2) [speak ill of]∶说…的坏话,恶意批评(偏义复词) 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褒禅山 bāochán shān [baochanshan mountain] 旧名华山,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北。褒禅,指唐代的高僧慧褒,曾在此筑庐定居,最后葬在此,故名褒禅山 褒奖 bāojiǎng [praise and honor] 表扬、嘉奖和奖励 褒扬 bāoyáng (1) [cite;praise]∶赞美表扬 (2) [commend]∶满意地讲起 褒义 bāoyì [commendatory] 词句含有褒扬或歌颂意义 褒义词 bāoyìcí [commendatory term] 含有褒义的词 褒 bǎo ㄅㄠˇ (1) 赞扬,夸奖,与贬”相对~奖。~扬。~贬。~义词。 (2) 衣襟宽大~衣博带。 (3)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。亦称有褒”。 郑码snfr,u8912,gbkb0fd 笔画数15,部首衣,笔顺编号413225112343534
如嚎啕” 啕(唃)táo[嚎啕]大声哭喊。
蝮〈名〉 动物名。蝮蛇 蝮,虫也。从虫,复声。--《说文》 蝮虺博三寸,首大如擘。--《说文》 羽山多蝮虫。--《山海经南山经》 蝮蛇蓁蓁。--《楚辞招魂》 又如蝮虫(传说中的毒蛇名);蝮毒(蝮蛇之毒。蝮蛇般的毒心,极言其恶毒);蝮蝎(蝮蛇与蝎子。泛指毒蛇、毒虫);蝮虿(蝮蛇和蝎子)
圉 同本义 圉,囹圉,所以拘罪人也。--《说文》 圉,禁也。--《尔雅》 不圉我哉!--《周书宝典》。注圉,禁也。” 终莫之圉。--《太玄卷三疆》。注圉,止也。” 守圉之国,用盐独甚。--《管子轻重甲》 其来不可圉。--《庄子》 养马 不有行者,谁抜牧圉?--《左传》 通御”(鑹??)。抵挡
阈 门槛 阈,门榍也。--《说文》 阈,门限也。--《玉篇》 柣谓之阈。--《尔雅》。注阈,门限。” 不践阈。--《礼记曲礼》 宾入不中门,不履阈。--《礼记玉藻》 见兄弟不踰阈。--《左传僖公二十二年》 思不出乎门阈。--《汉书王莽传》 仍增崖而衡阈。--《后汉书班固传》 立不中门,
膷xing 1.牛肉羹。
沆 (形声。从水,亢声。本义漭沆,沆漭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) 同本义 沆〈名〉 大泽 齐人谓湖曰沆。--郭缘生《述征记》 白色霭气 沆瀣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。--司马相如《大人赋》 沆瀣一气 沆hàng ⒈大水。 ⒉ 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