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梆,笔画:10,拼音:bāng,部首:木

    简解

    梆 (本义木名) 梆子,用竹筒或挖空木头做成的发声器。用于巡更或聚众 知县才发二梆,不曾坐堂。--《儒林外史》 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打击乐器梆子的简称 梆 敲打木头的声音 梆 好动手去梆。--《白洋淀纪事》 梆bāng ①梆子。打更用的器具。 ②象声词。敲木头的声音把桌子敲得~~响。 【梆子腔】戏曲声腔。因采用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。源于陕西、甘肃民歌,形成'秦腔',并不断受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的影响,形成许多不同流派,如山西梆子、河南梆子、河北梆子等。声腔风格高亢激越。

    详解

    梆 bang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 梆 bāng (1) (本义木名) (2) 梆子,用竹筒或挖空木头做成的发声器。用于巡更或聚众 [watchman's clapper] 知县才发二梆,不曾坐堂。--《儒林外史》 (3) 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打击乐器梆子的简称 [slit drum] 梆 bāng 敲打木头的声音 [rat-tat] 梆 bāng [方]∶敲打 [beat] 好动手去梆。--《白洋淀纪事》 梆硬 bāngyìng [hard] 极坚硬 梆硬的水泥板 梆子 bāngzi (1) 见梆1” (2) [slit drum]∶一种用开有纵长口的空心树干制成的打击乐器 (3) [bangzi operas]∶即梆子腔 (4) ”河南梆子 梆子腔 bāngziqiāng (1) [the music of some local operas]∶一种伴用梆子来加强节奏的唱腔 (2) [bangzi operas]∶以梆子腔演唱的几种地方戏曲,如山西梆子、河北梆子等的通称 梆 bāng ㄅㄤˉ 象声词,敲打木头的声音~~~的敲门声。 〔~子〕a.打更用的响器;b.打击乐器,用于戏曲、乐曲伴奏;c.戏曲声腔之一,如河北~~”。 郑码fcy,u6886,gbkb0f0 笔画数10,部首木,笔顺编号1234111352

  • 如嚎啕” 啕(唃)táo[嚎啕]大声哭喊。

  • 蝮〈名〉 动物名。蝮蛇 蝮,虫也。从虫,复声。--《说文》 蝮虺博三寸,首大如擘。--《说文》 羽山多蝮虫。--《山海经南山经》 蝮蛇蓁蓁。--《楚辞招魂》 又如蝮虫(传说中的毒蛇名);蝮毒(蝮蛇之毒。蝮蛇般的毒心,极言其恶毒);蝮蝎(蝮蛇与蝎子。泛指毒蛇、毒虫);蝮虿(蝮蛇和蝎子)

  • 圉 同本义 圉,囹圉,所以拘罪人也。--《说文》 圉,禁也。--《尔雅》 不圉我哉!--《周书宝典》。注圉,禁也。” 终莫之圉。--《太玄卷三疆》。注圉,止也。” 守圉之国,用盐独甚。--《管子轻重甲》 其来不可圉。--《庄子》 养马 不有行者,谁抜牧圉?--《左传》 通御”(鑹??)。抵挡

  • 阈 门槛 阈,门榍也。--《说文》 阈,门限也。--《玉篇》 柣谓之阈。--《尔雅》。注阈,门限。” 不践阈。--《礼记曲礼》 宾入不中门,不履阈。--《礼记玉藻》 见兄弟不踰阈。--《左传僖公二十二年》 思不出乎门阈。--《汉书王莽传》 仍增崖而衡阈。--《后汉书班固传》 立不中门,

  • 膷xing 1.牛肉羹。

  • 沆 (形声。从水,亢声。本义漭沆,沆漭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) 同本义 沆〈名〉 大泽 齐人谓湖曰沆。--郭缘生《述征记》 白色霭气 沆瀣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。--司马相如《大人赋》 沆瀣一气 沆hàng ⒈大水。 ⒉ 起。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簿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