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籍,笔画:20,拼音:jí,部首:竹

    简解

    籍 (形声。从竹,耤声。古书以竹制成,故从竹”。本义登记册,户口册) 同本义 籍,簿书也。--《说文》 乃以九畿之籍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。--《周礼·小行人》。注名位尊卑之书。” 非礼也勿籍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 今荆州非少人也,而著籍者寡。--诸葛亮《论游户自实》 宫观之籍。--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又如籍口(户口);籍戎(编入军籍);籍地(官宦门第);削籍(官吏被革职,在官籍中除名);除籍(于簿籍中除名) 泛指书,成册的著作 诸侯恶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。--《孟子 籍jí ⒈书,书册书~。古~。典~。六~(六经)。 ⒉名册,户口册名~。户~。〈引〉登记~吏。~财物。 ⒊个人对国家、组织的隶属关系国~。党~。学~。 ⒋ 籍jiè 1.借助。 2.含蓄。 3.垫着。 4.指以……为垫;坐。 5.凭借。 6.连词。表示假设,相当于"如果"。

    详解

    籍 ji、jie 部首 竹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20 籍 book; membership; native place; record; roll; 籍 jí (1) (形声。从竹,耤(jí)声。古书以竹制成,故从竹”。本义登记册,户口册) (2) 同本义 [book;register] 籍,簿书也。--《说文》 乃以九畿之籍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。--《周礼·小行人》。注名位尊卑之书。” 非礼也勿籍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 今荆州非少人也,而著籍者寡。--诸葛亮《论游户自实》 宫观之籍。--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(3) 又如籍口(户口);籍戎(编入军籍);籍地(官宦门第);削籍(官吏被革职,在官籍中除名);除籍(于簿籍中除名) (4) 泛指书,成册的著作 [book] 诸侯恶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。--《孟子·万章下》 五代时始印五经,已后典籍皆为版本。--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 由是文籍生焉。--萧统《文选序》 (5) 又如籍图(文籍图书);书籍;古籍;经籍;典籍 (6) 代表个人的身份;代表个人对国家、组织的隶属关系 [membership] 玉郎会此通仙籍,忆向天街问紫芝。--李商隐《重过圣女祠》 (7) 又如军籍;党籍;外籍;客籍;团籍;队籍 (8) 籍贯 [native place] 顷小儿回籍应举。--张居正《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》 (9) 又如回籍;原籍 (10) 征籍。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[taxes] 实亩实籍。--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 (11) 又如籍税(征收租税);籍赋(赋税);籍敛(征收田税);籍求(敛取);籍取(敛取;征收);籍兵(征集兵士) (12) 门籍,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[card]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--《汉书·魏相传》 (13) 又 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,皆有门籍悬于宫门,以备案验 籍 jí (1) 登记 [register] 籍吏民。(籍,登记。登记官吏、人民,就是造花名册、户籍册等。)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(2) 又如籍名(登记籍贯名字);籍没(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);籍夫(登记征用民夫);籍田(藉田。古代天子亲耕之田。以所获祭祀宗庙,并寓劝农之意) (3) 没收入官 [confiscate]。如籍配(籍没和充军);籍略(籍没和强取);籍死(犯罪被籍没致死);籍产(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) (4) 假借。通借” [use as a pretext; make use of]。如籍甚(有所凭藉而更强大);籍在(依赖,慰藉) 籍 jí 杂乱 [in disorder]。如狼籍 籍贯 jíguàn [the place of one's birth or origin;native place] 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籍 jíjí (1) [indiscriminate]∶形容喧哗纷乱的样子 人声籍籍 (2) [intricate]∶纵横交错 尸骨籍籍 (3) [great reputation]∶形容名声盛大 籍籍声名 籍没 jímò [register and confiscate] 登记并没收[家产]入官 籍 jí ㄐㄧˊ (1) 书,书册古~。书~。经~。典~。 (2)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;隶属关系~贯。户~。国~。学~。 (3) 登记~没(mò)。~吏民。 (4) 征收~田。 (5)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。 〔~~〕a.形容纷扰很大;b.形容名声很大;c.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。 郑码mcek,u7c4d,gbkbcae 笔画数20,部首竹,笔顺编号31431411123412212511

  • 虣 猛兽 伏虣藏虎,乳血餐肤。--《文选鲍照芜城赋》 虣 通暴”。暴虐 禁其斗嚣者,与其虣乱者。--《周礼地官司虣》 虣bào 1.猛兽。南朝宋鲍照《芜城赋》"伏湶鼗ⅲ乳血飧肤。"一说,字当为甝,白虎。见黎经浩《六朝文絜笺注》。 2.同"暴"。凶暴;暴虐。 3.同"暴"。指凶暴之

  • 总 (形声。从糸,悤声。糸是细丝,细丝常聚合成一束,故从糸。本义聚束;系扎) 同本义 总,聚束也。--《说文》 总,结也。--《广雅》 素丝五总。--《诗召南羔羊》 总角之宴。--《诗卫风氓》 令徒隶衣七总布。--《史记孝景帝》 总布二匹。--《汉书王莽传》 鸡初鸣,咸盥漱,栉、縦,笄、

  • 澭yng 1.古水名。约在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,为古黄河的岔流,故道已湮。 2.古水名。约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。

  • 寜níng 1."宁"的日本用简体汉字。

  • 祍yang0 ⒈义未详。

  • 巍〈形〉 (形声。从山,魏声。本义高大) 同本义 巍,高也。--《说文》 巍巍乎尧舜之有天下也。--《论语泰伯》。集解巍巍者,高大也。” 崛巍巍而特秀。--《文选嵇康琴赋》 又如巍科(高级的科举高试);巍廓(高大开阔);巍耸(高耸);巍蟠(高大而盘曲);巍崇(高大);巍张(高大宽阔);巍峻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