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浹,笔画:9,拼音:jiā,部首:氵

    简解

    浃 (形声。从水,夹声。本义湿透) 同本义 汗出浃背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又如汗流浃背;浃髓沦肌,浃髓沧肤,浃沦肌髓(深入骨髓,浸透肌肤;喻感受深切) 通达,理解 其所以贯理焉,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,与愚者若一。--《荀子》 浃 整个儿的 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。--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 又如浃岁(一整年);浃时(一季);浃月(一个月);浃辰(十二天);浃旬(一旬,十天) 融洽 其岁九月,人吏浃和。--唐·韩愈《新修滕王阁记》 浃(浹)jiā ⒈湿透汗流(汗出)~背。 ⒉透彻。 ⒊周遍~辰。 浃xiá 1.见"浃渫"。

    详解

    浃 jia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浃 (1) 浹 jiā (2) (形声。从水,夹声。本义湿透) (3) 同本义 [saturate] 汗出浃背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(4) 又如汗流浃背;浃髓沦肌,浃髓沧肤,浃沦肌髓(深入骨髓,浸透肌肤;喻感受深切) (5) 通达,理解 [understand] 其所以贯理焉,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,与愚者若一。--《荀子》 浃 (1) 浹 jiā (2) 整个儿的 [full] 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。--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 (3) 又如浃岁(一整年);浃时(一季);浃月(一个月);浃辰(十二天);浃旬(一旬,十天) (4) 融洽 [on friendly terms] 其岁九月,人吏浃和。--唐·韩愈《新修滕王阁记》 浃 (浹) jiā ㄐㄧㄚˉ (1) 湿透汗流~背。 (2) 周匝~日(古代以干支为浃日”)。~辰(称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为浃辰”)。 (3) 深入,融洽~洽。 郑码vbuo,u6d43,gbke4a4 笔画数9,部首氵,笔顺编号441143134

  • 洋 (形声。从水,羊声。本义古水名) 同本义 洋水 昆仓之丘…洋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。--《山海经》 又名西乡河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出西乡县星子山,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,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,右会洋水。--《水经注》 旧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 旧称银币为洋钱,简

  • 埸 (形声。从土,易声。本义边境,边界) 同本义 郑人怒君之疆埸。--《左传成公十三年》 田间的界限 今小田塍为埸。--《篇海类编》 埸yì田界,边界,边境田~。疆~。

  • 椞xì 1.持止。

  • 璜〈名〉 (形声。从玉,黄声。本义半壁形的玉) 同本义 璜,半璧也。--《说文》 以元璜礼北方。--《周礼大宗伯》 夏后氏之璜。--《左传定公四年》。注美玉名。” 下有双璜冲牙。--《大戴礼记保傅》 璜台十成。--《楚辞天问》 又如璜佩(泛指玉佩);璜台(用玉石装饰的楼台) 璜hu&aa

  • 焍dì 1.灼龟用的荆枝。古代烧荆枝灼龟以占卜吉凶。参见"焍黄"。

  • 儇 (形声。从人,?声。本义轻薄;小聪明) 同本义 儇,慧也。--《说文》 乡曲之儇子,莫不美丽姚冶。--《荀子非相》 又如儇子(轻薄刁巧的男子);儇好 轻佻媚好 ;儇才(聪慧敏捷的人才) 敏捷,便捷 揖我谓我儇兮。--《诗齐风还》 又如儇利(敏捷灵巧);儇佻(疾速);偎浅(轻巧浅薄) 奸,佞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