箅 蒸锅中的竹屉◇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 箅,所以蔽甑底者也。从竹,畀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甑以蒸饭,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。 敝箅不能救 盐池之碱,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。--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 箅子 箅bì 1.釜中的竹屉。
箅 bi 部首 竹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4 箅 bì 蒸锅中的竹屉◇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 [bamboo steamer] 箅,所以蔽甑底者也。从竹,畀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甑以蒸饭,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。 敝箅不能救 盐池之碱,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。--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 箅子 bìzi [grate] 一种有网眼用以隔物的器具。如蒸锅中的竹屉等 箅 bì ㄅㄧ╝ 〔~子〕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,如竹~~”、纱~~”。 郑码mkan,u7b85,gbkf3eb 笔画数14,部首竹,笔顺编号31431425121132
痸fá 1.瘦。 2.用同"乏"。疲倦。
色〈名〉 (会意。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,仰承其脸色。本义脸色) 同本义 色,颜气也。--《说文》 五气五色。--《周礼疾医》 其色必寿。--《素问三部九侯论》 形体色理以目异。--《荀子正名》 载色载笑。--《诗鲁颂泮水》 又 太后之色少解。--《战国策赵策》 侯生视公子色终
鴠dàn 1.鸟名。参见"鴠鸟"。 2.用同"蛋"。
诉 (形声。本义告状;控告) 同本义 诉,告也。--《说文》 负孝公之周愬天子。--《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》 必东愬于齐。--《战国策齐策》 即连楮为巨幅,广二丈,大书一屈”字,以两竿夹揭之,走诉行御史台。--明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又如起诉;上诉;公诉;诉呈(诉状);诉权(起诉和诉原的权
齭ch ⒈古同齼”。
懖kuò 1.谓刚愎自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