竭 (形声。从立,曷声。本义背举;用肩背负) 同本义 五行之动,迭相竭也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犹负戴也。” 干涸;枯竭 伊洛竭而夏亡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涸也。” 渊泉不能竭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 竭泽而渔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 又如竭涸(干涸无水);枯竭(水源干涸) 穷尽 再而衰,三而竭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彼竭我盈。 庶竭驽钝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竭其庐之入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人 竭jié ⒈尽,完~泽而渔。~尽全力。~诚服务。万世不~。 ⒉干涸水~不流。
竭 jie 部首 立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4 竭 exhaust; use up; 竭 jié (1) (形声。从立,曷声。本义背举;用肩背负) (2) 同本义 [shoulder] 五行之动,迭相竭也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犹负戴也。” (3) 干涸;枯竭 [dry up;drain] 伊洛竭而夏亡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涸也。” 渊泉不能竭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 竭泽而渔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 (4) 又如竭涸(干涸无水);枯竭(水源干涸) (5) 穷尽[use up;exhaust] 再而衰,三而竭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彼竭我盈。 庶竭驽钝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竭其庐之入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人道竭矣。--《礼记·大传》。注尽也。” 齐明而不竭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。注不穷也。” (6) 又如耗竭(消耗净尽);竭蹶(资产匮乏);竭志殚力(用尽了意志和力量);竭诚尽瘁(尽心尽力) (7) 亡;失去[die] 唇竭则齿寒。--《庄子》 (8) 败坏;毁灭[decay;ruin] 且律竭先,盈而以竭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注败也。” 耳目淫则竭。--《淮南子》。高诱注竭,灭也”。 竭 jié (1) 悉;全 [completely;entirely] 诸侯之病竭至,以待桓公。--《管子·大匡》 (2) 又如竭绝(完全;到底) 竭诚 jiéchéng (1) [wholeheartedly]∶完全忠诚 (2) [with all one's heart]∶一心一意 竭诚相见 竭尽 jiéjìn [exhaust;use up] 用尽 竭尽全力 竭力 jiélì [pour it on;do one's best(utmost);spare no efforts] 用尽全力;尽力 尽心竭力 竭泽而渔 jiézé éryú [drain the pond to get all the fish] 抽干池水,捉尽池鱼。比喻目光短浅,缺乏深谋远虑 焚林而田,竭泽而渔。--《淮南子》 竭 jié ㄐㄧㄝˊ 尽,用尽~诚。~尽。~力。~泽而渔。枯~。衰~。声嘶力~。用之不~。 郑码sukr,u7aed,gbkbddf 笔画数14,部首立,笔顺编号41431251135345
龀 (会意。从齿,匕声。本义儿童换牙,脱乳齿换恒齿) 同本义 龀,毁齿也。男八月生齿,八岁而龀;女七月生齿,七岁而龀。--《说文》 未龀不入军门。--《管子小问》 又如龀髫(换牙和垂发。喻幼年);龀龆(指幼年);始龀(刚换牙,指七八岁) 龀 乳齿 泛指童年 龀chèn小孩脱掉乳齿,
唈 姓 呙gu〈名〉姓。 呙wi 1.口歪斜貌。 2.引申为歪斜。 呙hé 1.见"呙氏"。 呙w 1.见"呙堕髻"。 呙w 1.古国名。 呙gu 1.剐。古代将人慢慢割死的一种酷刑。又称凌迟。
裨 弥补;补助 裨,接益也。--《说文》 若以同裨同。--《国语郑语》。注益也。” 裨辅先君、裨诸侯之阙。--《国语晋语》。注补也。” 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又如裨正(裨补匡正);裨益(补益;益处) 裨补 此举对改进工作大有裨补 无可裨补 裨 bì益处;
醘k 1.古代盛酒的容器。
陓y 1.见"杨陓"。
绛 (形声。从糸。本义大红色) 同本义 绛,大赤也。--《说文》 纁谓之绛。凡九旗之帛皆用绛。--《广雅》 绛树在其南。--《淮南子地形》 纶组紫绛。--左思《吴都赋》 绛皓驳色。--清姚鼐《登泰山记》 又如绛帐(绛帏§色帷帐;对师长之尊称);绛脂(大红胭脂);绛纱(红色的纱帐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