遽 (形声。从辵,表示与行走有关,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) 同本义 遽,传也。--《说文》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。--《周礼·大仆》 掌邦国传遽之小事。--《周礼·行夫》。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。” 且使遽告于郑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。注传车。” 士曰传遽之臣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 又如遽人(驿卒;传达命令的人);遽驿(传车和驿马);遽传(驿车和传舍);遽委(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) 乡名 遽 立刻;马上 遽兴姜戎。 遽jù ⒈急速,匆忙急~。老至何~。 ⒉就,竟~以告人。 ⒊〈古〉迷信者所说的快车或快马乘~而至。 ⒋恐惧~怕。色~(色脸色)。
遽 jv 部首 辶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6 遽 jù (1) (形声。从辵(chuò),表示与行走有关,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) (2) 同本义 [post car or horse] 遽,传也。--《说文》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。--《周礼·大仆》 掌邦国传遽之小事。--《周礼·行夫》。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。” 且使遽告于郑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。注传车。” 士曰传遽之臣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 (3) 又如遽人(驿卒;传达命令的人);遽驿(传车和驿马);遽传(驿车和传舍);遽委(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) (4) 乡名 [ju village]。在今河北省元氏县附近 遽 jù (1) 立刻;马上 [immediately;at once;in no time] 遽兴姜戎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》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遽扑之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遽以不变名之。--[英]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(2) 又如遽诺(马上承诺、答应);遽理(马上或很快处理);遽即(立即) (3) 就,竟 [then] 岂遽善游哉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此何遽不能为铬?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 遽惊谢曰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 遽躬蹈之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 遽 jù (1) 惊慌 [frightened] (2) 又如遽惶(惶遽,惊慌);遽惕(惶恐戒惧);遽戚(敬畏的样子);遽容(恐惧的脸色) (3) 十分贫困,窘迫 [very poor] 远近久承公名,令于是大遽,不敢移公。--《世说新语》 (4) 急忙,匆忙 [hastily;hurriedly] 遽数之不能终其物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 公惧,遽见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 遽契其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遽曰为两郎僮,孰若为一郎僮耶?”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 (5) 又如遽别(急速分别);遽步(急步快走);遽忙(匆忙);遽几(急切期求);遽淹(迅速而逝) (6) 快,迅速 [quick;fast] 本乎疾者其势遽,故难得以晓也。--刘禹锡《天论》 遽尔 jù ěr [suddenly] 突然;促然 不料他正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,竟遽尔作古了 遽尔加刑 遽然 jùrán [suddenly] 突然;猛然 遽然变色 遽色 jùsè [frightened look] 惊慌的神色 遽 jù ㄐㄩ╝ (1) 急,仓猝~尔(突然)。~死。~然。匆~。 (2) 惊惧、慌张~色。惶~。 (3)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乘~而至。 (4) 遂,就塘有万穴,塞其一,鱼何~无由出?” 郑码wigq,u907d,gbke5e1 笔画数16,部首辶,笔顺编号2153151353334454
駲zhu 1.日用汉字。用于人名。
藌mí ⒈古同蕑”。
捼ruó 1.揉搓;按摩。
炚gung ⒈古同光”。
扎 za 捆绑;缠束;拴;系 抄扎家私,分俵众军。--《水浒传》 又如扎抹(缠绑;收拾);扎爪(拴绑;缠绑);扎一根红头绳;扎花环;扎包(捆在腰间的长布);扎缚(捆扎;包扎);扎脚(缠足);扎把(成捆的草把) 编 挽上,卷起来 趁人之危,勒索财物 捉 准备 扎(紥、紮)z ⒈缠束,捆(儿),把(儿)
甑 (形声。从瓦,曾声。从瓦,表示是陶制品。本义古代炊具,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,放在鬲上蒸煮 同本义 甑,? 甑,自关而东谓之? 许子以釜甄爨,以铁耕乎?--《孟子滕文公上》 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--《后汉书孟敏传》 朝甑米空烹芋粥,夜缸油尽点松明。--宋陆游《杂题六首》 蒸米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