狙 猕猴 众狙皆怒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 又如狙狯(猿猴一类的野兽);狙杙(系猴的木桩;谓猴椽木);狙猿(猿猴) 狙 窥伺;伏伺 从狙而好小察。--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 又如狙刺(伏伺行刺);狙狙(伺察的样子);狙候(伏伺;觊觎);狙觑(窥视);狙缚(伺伏擒缚) 狙 狡猾 狙击 狙击手 狙jū ⒈猕猴众~皆怒。 ⒉窥伺,暗中观察。 ⒊
狙 jv 部首 犭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 狙 jū (1) 猕猴 [macaque] 众狙皆怒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 (2) 又如狙狯(猿猴一类的野兽);狙杙(系猴的木桩;谓猴椽木);狙猿(猿猴) 狙 jū (1) 窥伺;伏伺 [watch for] 从狙而好小察。--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 (2) 又如狙刺(伏伺行刺);狙狙(伺察的样子);狙候(伏伺;觊觎);狙觑(窥视);狙缚(伺伏擒缚) 狙 jū 狡猾 [sly]。如狙猾(像猴子一样的狡猾);狙谲(狡诈);狙绘(狡猾奸诈);狙狂(狡黠狂妄) 狙击 jūjī [snipe] 埋伏在隐蔽处伺机袭击 狙击手 狙 jū ㄐㄩˉ (1)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。 (2) 窥伺~伺(暗中窥伺)。~剌(伺人不备,突然行刺)。~诈(诡诈)。~击(伺人不备,突然袭击)。 郑码qmlc,u72d9,gbkbed1 笔画数8,部首犭,笔顺编号35325111
崺y 1.见"嵯峨"。 2.见"崺"。
暩jì 1.光。
熫zhì ⒈古同炙”。
训 (形声。从言,川声。本义教育,教导) 同本义 训,说教也。--《说文》 大训。--《书顾命》 告之训典。--《左传文公六年》 是为明训。--《国语晋语》。注教也。” 务材训农,通商惠工。--《左传闵公二年》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,素不闻诗书之训。--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训俭示康。-
讳 (形声。从言,韦声。本义避忌。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) 同本义 讳,説也。--《说文》 讳,避也。--《广雅释诂三》 卒哭乃讳。--《礼记曲礼》 舍故而讳新。--《礼记檀弓》 昭王之忌讳。--《周礼小史》 讳名不讳姓。--《孟子尽心下》 《春秋》为尊者讳,为亲者讳,为贤者
揞〈动〉 掩藏。如揞青育(捉迷藏);揞(遮掩) 揩拭 春衫双袖漫漫将泪揞。--贾仲名《萧淑兰》 1、用手把药粉或其他粉末敷在伤口上。如手上破了一小块,用点牙粉把伤口揞上 2、使用手指将药粉等按在伤口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