烙〈动〉lao (形声。从火,各声。本义把食物放在烧热的器物上焙熟) 用高温的金属烧灼。引申为打上或留下标志 烧之剔之,刻之烙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 又如烙花 在烧热的锅内焙烤 用烙器(烧灼器)或烧灼剂烫 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!”--《西游记》 又如烙铁 烙〈动〉luo 灼;烧烤 鞭、烙之数,飈烙三十者鞭三百,烙五十者鞭五百。--《遼史》 又如炮烙(古酷刑) 烙lào ⒈用烧热的器物烫熨~ 火印。~衣服。 ⒉将食物放在器物上焙熟~油饼。 ⒊ 烙luò ⒈ ⒉"。
烙 lao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 烙 bake in a pan;cauterize; 烙1 lào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火,各声。本义把食物放在烧热的器物上焙熟) (2) 用高温的金属烧灼。引申为打上或留下标志 [brand] 烧之剔之,刻之烙之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 (3) 又如烙花 (4) 在烧热的锅内焙烤[面食] [bake in a pan]。如烙两张饼 (5) 用烙器(烧灼器)或烧灼剂烫 [cauterize] 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!”--《西游记》 (6) 又如烙铁 另见luò 烙饼 làobǐng [chinese pancake;griddle cake] 稀面糊做成的薄饼,主要由面粉(如属于小麦或荞麦的)和液体组成,经酵母发酵和在铁盘中两面反复烙成 烙痕 làohén [brand] 烙印 烙花 làohuā [bronze designs or patterns on fans,wooden furniture,etc.] 亦称烫花”。将铁扦子烧热,在竹木用品及家具表面烫烙出花样图形的一种手工工艺 烙铁 làotiě [soldering copper,soldering iron; welding rod] 古代的一种刑具;烧热后可以烫平衣服的铁器,底面平滑,上面或一头有柄;焊接时熔化焊閖用的工具 烙印 làoyìn (1) [brand]∶烫在人、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。多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(2) [brand]∶用火烧铁在牲畜或器物上烫成痕迹;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历史又一次将这教训烙印在那些愿意正视事实的人们的心上 烙2 luò 〈动〉 (1) 灼;烧烤 [burn] 鞭、烙之数,飈烙三十者鞭三百,烙五十者鞭五百。--《遼史》 (2) 又如炮烙(古酷刑) 另见lào 烙1 lào ㄌㄠ╝ (1) 用器物烫熨~衣服。~印。~花(亦称烫花”)。 (2) 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加热使熟~饼。~锅贴。 郑码uorj,u70d9,gbkc0d3 笔画数10,部首火,笔顺编号4334354251 bake in a pan;cauterize; 烙2 luò ㄌㄨㄛ╝ 〔炮(páo)~〕见炮1”。 郑码uorj,u70d9,gbkc0d3 笔画数10,部首火,笔顺编号4334354251
胑yì ⒈同臆”。
荫 (形声。从苃,阴声。本义树阴) 同本义 荫,草阴也。--《说文》 荫,草阴地也。--《广韵》 赵盂视荫。--《左传昭公元年》。注荫日景也。” 玉足以庇荫嘉谷。--《国语楚语下》 荫不祥之木。--《淮南子说林》。注荫,木景也。”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。--《淮南子人间》 树成荫而众鸟
韱xin 1.即山韭。 2.纤细。 3.谓细密。参见"韱察"。
拮 同揭”。向上举 揭,举也。或作拮。--《集韵》 拮据 予手拮据。--《诗豳风鸱鸮》 后比喻经济窘迫 近来国家被抄以后,诸事运用不来,也是每形拮据。--《红楼梦》 手头拮据 拮抗 拮抗药 拮jié ①操作劳苦。 ②困窘,经济情况不好正在~据之时。 拮jiá 1.击,逼。
尽〈副〉 (尽为儘”和眒”的简化字) 尽量,尽可能 意思同最”,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老是;总 尽 〈动〉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,不得超过 让先 任凭,纵使 惟有落红不禁,尽教飞舞出宫墙。╠ 尽(俠、儘)jn ⒈力所能及的限度~力。~量。 ⒉放在最先住房先~着分给教师。 ⒊任凭~你挑
屠〈动〉 (形声。从尸,者声。尸”,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,与人有关。本义宰杀牲畜) 同本义 屠,刳也。--《说文》 屠,刳剥畜牲也。--《六书故》 舞阳侯樊哙者,沛人也,以屠狗为事。--《史记樊哙列传》 进自屠羊。--《后汉书何进传》 屠者朱亥。--《史记魏公子列传》 鼓刀屠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