沥 (形声。从水,歷声。字又作砯”,从石从水会意。本义踩着石头过河) 水、泪、酒等液体下滴 动滴沥以成响,殷雷应其若警。--汉·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 以杓酌油沥之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 又如沥血(刺破皮肤使滴血,以发誓、表竭诚或作祭祀);沥液(水滴);沥滴(水下滴) 竭尽(如自己的)全力 从毛孔或裂缝小口慢慢流出 倾洒 沥(瀝)lì ⒈滤把水~干。 ⒉滴下~酒。 ⒊液体的点滴余~。 ⒋
沥 li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 沥 drop; trickle; 沥 (1) 瀝 lì (2) (形声。从水,歷声。字又作砯”,从石从水会意。本义踩着石头过河) (3) 水、泪、酒等液体下滴 [drip;trickle] 动滴沥以成响,殷雷应其若警。--汉·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 以杓酌油沥之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 (4) 又如沥血(刺破皮肤使滴血,以发誓、表竭诚或作祭祀);沥液(水滴);沥滴(水下滴) (5) 竭尽(如自己的)全力 [use up;exhaust]。如沥恳(竭尽诚心);沥款(竭诚);沥诚(竭尽诚心);沥肠(披露心肠) (6) 从毛孔或裂缝小口慢慢流出 [ooze]。如沥酒(滤酒);沥泣(流泪);沥液(细微的水流) (7) 倾洒 [sprinkle]。如沥洒(洒酒于地,表示祝愿或起誓);沥觞(倾杯洒酒) 沥 (1) 瀝 lì (2) 球形或椭球形体的滴液 [drop]。如余沥 沥胆 lìdǎn [lay bare one's heart] 比喻竭诚效忠 披肝沥胆 沥胆订交 沥胆陈诉 沥涝 lìlào [waterlogging] 积水淹了农作物 沥涝成灾 沥沥 lìlì (1) [whistling,rusting;babbling]∶象声词,多形容风声或水声 泉声沥沥 风吹沥沥有声 (2) [dropping]∶液体不断滴落貌 沥青 lìqīng [pitch;asphalt;bitumen] 又称柏油。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,黑色或深色半固体到固体物质。有天然产的,也有从焦油或其他有机物质蒸馏中得到的 沥水 lìshuǐ [waterlogging caused by excessive rainfall] 积在地面上的雨水 沥血叩心 lìxuè-kòuxīn [work one's heart out] 比喻竭尽心力 沥血叩心,枕戈尝胆,其何故哉。--梁·元帝《与诸藩令》 沥 (瀝) lì ㄌㄧ╝ (1) 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~血(滴血为誓,示必报之仇)。呕心~血。 (2) 滤,漉~酒。 (3) 液体的点滴余~。~液(喻文章、言论的精华)。 郑码vgym,u6ca5,gbkc1a4 笔画数7,部首氵,笔顺编号4411353
鄨bì 1.古地名。西汉时为犍为郡治所,东汉时属牂牁郡。其地有鄨水。在今贵州省遵义市西。
绅 (形声。从糸,申声。本义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) 同本义 绅,大带也。--《说文》 绅,带也。--《广雅》。按,大带束腰,垂其余以为饰,谓之绅。 绅长制士三尺,有司二尺有五寸。--《礼记玉藻》 衣裳所以必有绅带者,示敬谨自约整也。--《白虎通》 端哔绅。--《礼记内则》。注大带所
歌 (形声。从欠,哥声。从欠”,表示与口有关系。本义唱) 同本义 歌,咏也。--《说文》 歌者,长引其声以诵之也。--《说文系传》 不鼓缶而歌。--《易离》 歌永言。--《虞书》 歌咏其声也,长言也。--《礼记乐记》 曲合乐曰歌,徒歌曰谣。--《诗魏风园有桃》传 昔者,舜鼓五弦,歌《南
叠 (会意。金文字形,象物体叠放在俎”上。本义重叠) 同本义 曡,重也,积也。--《苍颉篇》 阳始出奥舒、曡。--《书太元乐》。注积也。” 虽累叶百叠,而富强相继。--《文选左思吴都赋》 又如叠石为山;叠暴(显露;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);叠字(单字的重叠);叠雪(重叠飞扬的雪花) 折
衬 (形声。从衣,觝声。本义外衣内的单衫) 同本义。又称衬衫 附在衣服鞋帽里的布 垫,衬垫 衬 施舍,布施 衬托 相帮 衬 chèn ①在里面托一层~一点纸。 ②衬在里面的~衣、西服、布。 ③附在衣裳、鞋、帽等某一部分的布制品帽~。 ④映衬;衬托绿叶、红花。 【衬托】利用
膣 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,即阴道 女…生殖器之膣有孔,虚能容物。--徐珂《清稗类钞》 膣zhì女性生殖器的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