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黏,笔画:17,拼音:nián,部首:黍

    简解

    黏 粘连;胶合 黏,相着也。从黍,占声。字亦作粘。--《说文》 黏,合也。--《苍颉篇》 则无黏滞之音矣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 又如黏贴(黏附张贴);黏带(黏连牵挂);黏补(修补);黏接(黏合连接) 贴近;接贴 黏 具有黏性的。同粘” 黏nián 1.胶附,黏合。 2.引申为接近,贴近。 3.具有黏性的。 4.特指骈俪文字或近体诗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之间平仄协调。 5.围棋术语。连。

    详解

    黏 nian 部首 黍 部首笔画 12 总笔画 17 黏 nián (1) 粘连;胶合 [adhere;glue;paste;stick] 黏,相着也。从黍,占声。字亦作粘。--《说文》 黏,合也。--《苍颉篇》 则无黏滞之音矣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 (2) 又如黏贴(黏附张贴);黏带(黏连牵挂);黏补(修补);黏接(黏合连接) (3) 贴近;接贴 [press close to]。如黏天(贴近天,仿佛与天相连);黏空(耸入高空,仿佛与天相连) 黏 nián 具有黏性的。同粘” [glutinous;sticky]。如黏米;黏土;黏湿(黏糊潮湿) 黏 nián ㄋㄧㄢˊ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~性。~液。~土。~米。 郑码mfij,u9ecf,gbkf0a4 笔画数17,部首黍,笔顺编号31234342413421251

  • 璃 (形声。从玉,离声。琉璃光洁如玉的石珠)--见玻璃” 璃(瓈)li ⒈ ⒉ 璃lí 1.见"琉璃"。 2.见"玻璃"。

  • 冹fú 1.寒风声。

  • 呔 促使对方注意的吆喝声(多见于早期白话) 呔,狗奴!快些拿了头来,就放你去!--《说岳全传》 呔〈形〉 指说话带外地口音 呔di 叹词,突然大叫一声,招呼人注意. 呔ti 1.方言词。说话带外地口音。

  • 皟zé 1.贫瘠。 2.见"皟皟"。

  • 迷 (形声。从辵,米声。本义迷路;分辨不清) 同本义 迷,惑也。--《说文》 烈风雷雨弗迷。--《书舜典》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,而妄行之,则为迷。--《韩非子解老》 及行迷之未远。--《离骚》 迷不知宠之门。--《楚辞惜诵》 迷其所在。--《聊斋志异促织》 入溆浦余儃佪兮,迷不知吾所如

  • 勩yì1.见"勚"。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