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拗,笔画:8,拼音:niù,部首:扌

    简解

    抝 (形声。从手,幼声。本义折断) 同本义 捣麝成尘香不灭,拗莲作寸丝难绝。--唐·温庭筠《达摩支曲》 十分小心的拗开了,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,白气散了,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。--鲁迅《药》 又如拗折(折断) 转折;弯转 读到这里,他总是微笑起来,而且将头仰起,摇着,向后面拗过去,拗过去。--鲁迅《朝花夕拾》 拗(抝)ǎo〈方〉折,弯曲弄断~花。不要把小树~断了。 拗(抝)ào不顺,不顺从~口。扭~。违~。 拗(抝)niù ⒈固执,不驯服执~。~脾气。 拗yù 1.狠强;固执。 2.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。

    详解

    拗 ao 部首 扌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 拗3 (1) 抝 niù (2) (形声。从手,幼声。ǎo 本义用手折断) 固执 [obstinate;pigheaded;stubborn]。如拗逆(违逆);拗别(不顺从);拗彆(不顺从);执拗;脾气很拗;拗性(性情固执);拗执(固执倔强);拗强(固执倔强);拗木枕(强项。比喻性格倔强而不肯低头) 拗 niù 〈动〉 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 [turn back]。如拗项(扭转颈项);拗转(扭转);拗捩(扭弯) 另见ǎo;ào 拗不过 niùbuguò [unable to dissuade] [对他人的固执或坚决] 没法改变过来 这老头脾气犟,你可拗不过他 拗劲,拗劲儿 niùjìn,niùjìnr [waywardness] 固执的性情 他凭着一股拗劲,解决了这道难题 拗1 (1) 抝 ǎo (2) (形声。从手,幼声。本义折断) (3) 同本义 [break] 捣麝成尘香不灭,拗莲作寸丝难绝。--唐·温庭筠《达摩支曲》 十分小心的拗开了,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,白气散了,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。--鲁迅《药》 (4) 又如拗折(折断) (5) 转折;弯转 [turn;bend] 读到这里,他总是微笑起来,而且将头仰起,摇着,向后面拗过去,拗过去。--鲁迅《朝花夕拾》 另见ào;niù 拗2 ào (1) 违反;不服从 [disobey; violate] 古心虽自鞭,世路终难拗。--唐·韩愈《答孟郊》 (2) 又如拗憋(倔强顽抗,不顺从);拗怒(压抑愤怒);拗抗(违反;不服从);拗戾(违反) (3) 不顺口,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 [hard to pronounce] 怪事,没有比这个再拗口,再难记的了。╠茅盾《陀螺》 (4) 又如拗律(违反平仄常格的律诗);拗救(律诗的拗句,须用拗救,有拗有救,才不为病);拗字(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) (5) 撬,扳 [force sth. up or open] 口如暴死人,铁石拗不开。--前蜀·贯休《偶作》 (6) 又如拗项(扭拗颈项。比喻士大夫期望高官厚禄);拗开(两手把东西掰开) 另见ǎo;niù 拗口 àokǒu [hard to pronounce;awkward-sounding;speak with a lisp] 说起话来别扭,不顺口 拗口令 àokǒulìng [tongue twister] 绕口令。由于有成串的类似的变化微小的音(主要是辅音)而难以发好音的词、短语或句子 拗1 ǎo ㄠˇ 弯曲使断,折竹竿~断了。 郑码dzzy,u62d7,gbkded6 笔画数8,部首扌,笔顺编号12155453 拗2 ào ㄠ╝ 不顺,不顺从~口。~口令。 郑码dzzy,u62d7,gbkded6 笔画数8,部首扌,笔顺编号12155453 拗3 niù ㄋㄧㄡ╝ 固执,不驯顺执~。~不过他。 郑码dzzy,u62d7,gbkded6 笔画数8,部首扌,笔顺编号12155453

  • 谱 (形声。从言,普声。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) 同本义 谱,牒也。--《广雅》 谱,籍录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。朱骏声曰桓君山云,太史公三代世表,旁行斜上,普效周谱,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。” 十二曰谱系,以纪世施继序。--《旧唐书经籍志上》 又如食谱;歌谱;谱学(研究氏族或宗族

  • 湮 (形声。从水,垔声。本义埋没,不被人所知道) 同本义 始丧乱后,典章湮散。--《新唐书魏征传》 又如湮没不彰(埋没不显著);湮佚(埋设,散失);湮沉(湮沈;湮泯;湮昧;湮埋。埋没) 淹没 淤塞;填塞;堵塞 郁湮不育。--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》。注湮,塞也。” 昔老禹之湮洪水,决江河。--

  • 脔 (形声。从肉。羉声。本义小块肉) 同本义 一曰切肉,脔也。--《说文》 嘬谓一举尽脔。--《礼记曲记》注 尝一脔肉,而知一镬之味。--《淮南子说林训》 又如脔脔(切成小块的肉);脔脍(切成块的鱼肉) 量词。用于块状的鱼肉 脔 切肉成块 脔,舑也。--《说文》 棘人脔脔兮。--《诗桧

  • 映 (形声。从日,央声。本义照) 同本义 映,明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 日阴曰映。--《通俗文》 冠盖相映。--《后汉书张衡传》 映日荷花别样红。--宋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 映日不可逼视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 又如映耀(辉映;照耀);映日(映照着日光);辉映(照耀,映射) 反映,因光线

  • 棳zhu 1.梁上的短柱。 2.犹缀。连接。

  • 哈〈动〉 (形声。从口,合声。本义以唇啜饮。同歃”) 张口呼气 哈 身子略弯,以此表示礼貌(不及鞠躬郑重) 哈  口 臾儿、易牙,淄 渑之水合者,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;故圣人之论贤也,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。--《淮南子汜论训》 哈〈叹〉 --表示满意、惊喜或赞叹 哈〈象〉 笑声 黄檗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