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孟,笔画:8,拼音:mèng,部首:子

    简解

    孟 (形声。从子,皿声。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”,正妻生的长子称伯”,后来统称长子) 同本义 孟,长也。--《说文》 孟侯。--《书·康诰》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。--《书·大传》 彼美孟姜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。传齐之长女。” 孟,姊也。--《方言十二》 惠公元妃孟子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,仲曰定,季曰宕。--周密《癸辛杂识前集》 又如孟兄;孟孙;孟仲叔季(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,顺次排行为大、二、三、四) 始,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mèng ⒈旧时,兄弟姐妹排行用孟(伯)、仲、叔、季为序,孟是老大~兄。~女。 ⒉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~春。 ⒊

    详解

    孟 meng 部首 子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 孟 mèng (1) (形声。从子,皿声。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”,正妻生的长子称伯”,后来统称长子) (2) 同本义[eldest brother] 孟,长也。--《说文》 孟侯。--《书·康诰》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。--《书·大传》 彼美孟姜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。传齐之长女。” 孟,姊也。--《方言十二》 惠公元妃孟子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,仲曰定,季曰宕。--周密《癸辛杂识前集》 (3) 又如孟兄;孟孙;孟仲叔季(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,顺次排行为大、二、三、四) (4) 始,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[the first month of a season] 孟,始也。--《广雅》 孟春之月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 摄提贞于孟陬兮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 孟冬十月,北风徘徊。--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 (5) 又如孟月(四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正月、四月、七月、十月);孟享(帝王宗庙祭礼。因于每年的四孟(孟春、孟夏、孟秋、孟冬)举行,故称) (6) 假借为猛”。威猛 [be bold and powerful] 孟行以过其情,以遇其主矣。--《管子·任法》 孟 mèng 〈名〉 (1) 通氓”。民众 [the mass of people;common people] 昔宾孟之蔽者,乱家是也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 (2) 姓。孟尝(齐国贵族,姓田名文;春申,楚国人,姓黄名歇。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,被称赤战国四君子”) 孟春 mèngchūn [first month of spring] 春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正月 孟冬 mèngdōng [first month of winter] 冬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十月 孟轲 mèng kē [meng ke](约前372--前 289) 战国时期思想家、教育家。字子舆,邹(今山东邹县)人。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。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,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”,又与孔子并称孔孟”。曾游历齐、宋、滕、魏等国。孟子则宣扬仁义”,主张实行仁政”、王道”,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,即《孟子》。主张省刑罚,薄赋敛”,使民有恒产”,能安居乐业,并主张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,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”,反对虐政害民。《孟子》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,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孟浩然 mèng hàorán [meng haoran] (689╠740) 唐代襄阳(现在湖北省襄阳县)人。他与王维很要好,并称王、孟,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。《过故人庄》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。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作客,因而写了该诗。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。过(guò,旧读阴平。),过访、访问 孟姜女 mèngjiāngnǚ [meng jiangn黓 据民间传说,在秦始皇时,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强迫修筑长城。她不远千里去送寒衣,然而却未找到。她在城下痛哭,城墙因而崩裂,露出了丈夫的尸骨。孟姜女痛不欲生,投海而死 孟郊 mèng jiāo [meng jiao] (751╠814) 字东野,湖州武康(现在浙江省德清县)人。他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,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孟浪 mènglàng (1) [speek heedlessly]∶言语轻率不当 夫子以孟浪之言,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 (2) [impeturous;impulsive;rash]∶鲁莽;莽撞 酒后举动,过于孟浪。--《镜花缘》 孟秋 mèngqiū [first month of autumn] 秋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七月 孟夏 mèngxià [first month of summer] 夏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四月 孟 mèng ㄇㄥ╝ (1)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~兄。~女(长女)。~孙。 (2)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(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、季)~春(农历正月)。 (3) 猛然不及思考,冒冒失失~行。~浪。 (4) 勉力~晋(勉力求进)。 (5) 姓。 郑码yalk,u5b5f,gbkc3cf 笔画数8,部首子,笔顺编号52125221

  • 谱 (形声。从言,普声。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) 同本义 谱,牒也。--《广雅》 谱,籍录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。朱骏声曰桓君山云,太史公三代世表,旁行斜上,普效周谱,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。” 十二曰谱系,以纪世施继序。--《旧唐书经籍志上》 又如食谱;歌谱;谱学(研究氏族或宗族

  • 湮 (形声。从水,垔声。本义埋没,不被人所知道) 同本义 始丧乱后,典章湮散。--《新唐书魏征传》 又如湮没不彰(埋没不显著);湮佚(埋设,散失);湮沉(湮沈;湮泯;湮昧;湮埋。埋没) 淹没 淤塞;填塞;堵塞 郁湮不育。--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》。注湮,塞也。” 昔老禹之湮洪水,决江河。--

  • 脔 (形声。从肉。羉声。本义小块肉) 同本义 一曰切肉,脔也。--《说文》 嘬谓一举尽脔。--《礼记曲记》注 尝一脔肉,而知一镬之味。--《淮南子说林训》 又如脔脔(切成小块的肉);脔脍(切成块的鱼肉) 量词。用于块状的鱼肉 脔 切肉成块 脔,舑也。--《说文》 棘人脔脔兮。--《诗桧

  • 映 (形声。从日,央声。本义照) 同本义 映,明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 日阴曰映。--《通俗文》 冠盖相映。--《后汉书张衡传》 映日荷花别样红。--宋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 映日不可逼视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 又如映耀(辉映;照耀);映日(映照着日光);辉映(照耀,映射) 反映,因光线

  • 棳zhu 1.梁上的短柱。 2.犹缀。连接。

  • 哈〈动〉 (形声。从口,合声。本义以唇啜饮。同歃”) 张口呼气 哈 身子略弯,以此表示礼貌(不及鞠躬郑重) 哈  口 臾儿、易牙,淄 渑之水合者,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;故圣人之论贤也,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。--《淮南子汜论训》 哈〈叹〉 --表示满意、惊喜或赞叹 哈〈象〉 笑声 黄檗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