摹 (形声。从手,莫声。本义临摹,照着样子描画、写字) 同本义 摹,规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摹与模义略同。” 规摹宏远矣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。邓展曰若画工规摹物之摹。” 摹法以中克。--《太玄法》 三摹九据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》 余之手摹也。--韩愈《画记》 上见其发秃,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。--韩愈《毛颖传》 六朝人尚字学,摹临特盛。--《琅琊代醉编》 又如摹帖(摹字。描摹法帖);逆(翻刻的版本);摹印(摹拓);摹肖(依样复制);摹勒(依样描字刻石;描摹勾勒) 仿效 若是,三代不摹, 摹mó仿效,按照样子做~本。临~。描~。 摹mō 1.抚摸。 2.探索;暗中进行。
摹 mo 部首 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4 摹 copy;trace; 摹 mó (1) (形声。从手,莫声。本义临摹,照着样子描画、写字) (2) 同本义 [copy;trace] 摹,规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摹与模义略同。” 规摹宏远矣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。邓展曰若画工规摹物之摹。” 摹法以中克。--《太玄法》 三摹九据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》 余之手摹也。--韩愈《画记》 上见其发秃,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。--韩愈《毛颖传》 六朝人尚字学,摹临特盛。--《琅琊代醉编》 (3) 又如摹帖(摹字。描摹法帖);逆(翻刻的版本);摹印(摹拓);摹肖(依样复制);摹勒(依样描字刻石;描摹勾勒) (4) 仿效 [imitate] 若是,三代不摹,圣人未可师也。--范晔《后汉书》 (5) 又如摹习(仿效;学习);摹勒(模仿);摹调(模仿调弄);摹袭(模仿沿袭);摹窃(模仿剽窃) (6) 描写,描绘 [describe] 谁能摹暂离之状,写永诀之情乎?--江淹《恨赋》 (7) 又如摹画(描画,描绘);描摹(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、情状、特性等) 摹本 móběn [copy;facsimile] 临摹真本;复制品;临摹或翻刻的书画本 摹仿 mófǎng 见模仿” 摹绘 móhuì [portray] 描绘;依样绘制 摹刻 mókè (1) [crave a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]∶临摹并雕刻 (2) [a crave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]∶指摹刻的成品 摹拟 mónǐ 同模拟” 摹写 móxiě (1) [copy]∶ 照原作誊写或临摹 (2) [describe;depict]∶泛指用文字描述;描写 摹写人物情状 摹印 móyìn (1) [copy and print]∶摹写、印制书画等 (2) [a style of characters on ancient imperial seals]∶古代印玺上用的一种字体 摹状 mózhuàng [trace] 照事物原样描摹 摹 mó ㄇㄛˊ 仿效,照着样子做~仿(亦作模仿”)。~刻。~拟(亦作模拟”)。~写(亦作模写”)。~状。~印。临~。描~。 郑码ekgm,u6479,gbkc4a1 笔画数14,部首手,笔顺编号12225111343112
拎〈动〉 把鱼接在手里…拎着尾巴,望汤锅里一掼。--《儒林外史》 又如拎着桶去打水;拎东西 拎ln〈方〉提把塑料袋~着。 拎lng 1.用手提起。
竨diào 1.高危。
惊 (形声。从马,敬声。本义马受惊) 同本义 驚,马骇也。--《说文》 襄子至桥而马惊。--《战国策赵策一》 又如惊嘶(马受惊而嘶叫);惊尘(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);惊镳(惊马) 惊动;震惊 宫庭震惊。--《楚辞招魂》 其生若惊。--《吕氏春秋慎大》 震惊百里。--《易震卦》。郑注惊之言
龃龉 其志龃龉。--《太玄亲》 谁能坐此苦,龃龉于其中。--白居易《达里》 龃j 龃zh 1.牙齿不正。
嫌 (形声。从女,兼声。本义疑惑,怀疑而有可能性) 同本义 嫌,一曰疑也。--《说文》 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也。--《礼记曲礼上》 使民无嫌。--《礼记坊记》 岂敢有嫌哉?--《吴越春秋》 同居长千里,两小无嫌猜。--李白《长干行》 卿决疑讼,狱定嫌罪。--《论衡案书》 又如嫌间(因
磘yáo ⒈〔灰~〕地名,在中国台湾台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