杷 碎土、平地的农具 杷pá 杷bà 1.耙。碎土﹑平地的农具。用牛等牵引。 2.用杷碎土﹑平地。
杷 pa、ba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8 杷2 pá 〈名〉 (形声。从木,巴声。(bà)本义农具名) 一种有齿和长柄的农具。用以耙梳、聚拢,多用竹、木或铁等制成 [rake] 杷,收麦器。--《说文》 屈竹作杷,削治鹿卢。--汉·王褒《僮约》 杷 pá 〈动〉 通爬”。发掘 [dredge] 杷 pá --见枇杷”(pípɑ) 杷1 bà 碎土、平地的农具 [harrow]。如杷头(杷除去柄的部分);杷车(攻城用的抛石车) 另见pá 杷 pá ㄆㄚˊ 〔枇~〕见枇”。 郑码fyia,u6777,gbke8cb 笔画数8,部首木,笔顺编号12345215
框〈名〉 (形声。从木,匡声。本义门窗的架子) 同本义 棺门 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,喀喀然遂伏而死。--《列子说符》 凡是四方的周边,今都叫框 框 〈动〉 约束 框kuàng ⒈门、窗的边架门~。窗~。 ⒉镶在器物外围起撑架或保护作用的东西镜~子。眼镜~儿。 ⒊周围的圈子。
莐chén 1.见"莐藩"。
鵨 1.日用汉字。用于地名。
韘shè 1.古代射箭用具。象骨或晶玉制成,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。也称玦﹑决,俗称扳指。 2.见"?韘"。 3.通"渫"。疏通﹔疏浚。
妕wng 1.天色清明。 2.用于人名。 3.用于地名。江苏省昆山市有妕子桥。
傟yng1.古同"慃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