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琵,笔画:12,拼音:pí,部首:王

    简解

    琵琶 ,是在西汉裁筝筑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。它从西汉试制,历东汉、魏晋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”名。魏晋时,因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琵琶” 琵琶骨 琵琶行 为君翻作《琵琶行》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琵pí[琵琶]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,下部椭圆形,上部有长柄,头部弯曲。

    详解

    琵 pi 部首 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2 琵 pí 琵琶 pípɑ [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]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,弹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,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,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汉裁筝筑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。它从西汉试制,历东汉、魏晋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”名。魏晋时,因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琵琶” 琵琶骨 pípɑgǔ [shoulder bone;scapula] 肩胛骨 琵琶行 pípɑxíng [pipaxing,name of a poem] 诗篇名 为君翻作《琵琶行》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琵 pí ㄆㄧˊ 〔~琶〕弦乐器(琶”读轻声)。 郑码ccrr,u7435,gbkc5fd 笔画数12,部首王,笔顺编号112111211535

  • 謺zhé 1.犹言人云亦云。 2.作人名用字。宋有赵师謺。见《宋史.宗室世系表七》。

  • 衲 僧徒的衣服,常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,因即以为僧衣的代称 自出家来长自在,缘身一衲一绳休。--白居易《赠僧自远禅师》 又如衲子(衲为僧衣。故借称僧徒为衲子);衲衣(僧衣);衲袄(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);衲裙(僧人的衣裳);衲帛(丝织物品) 僧徒自称或代称 老衲供茶碗,斜阳送客舟。--

  • 扰 (形声。从手,擾省声。本义搅扰;扰乱) 同本义 扰,扰乱也。--《玉篇》 各有攸处,德用不扰。--《左传襄公四年》 秦失其道,豪杰并扰。--《史记太史公自序》 当农桑时,以役事扰民者,举正以闻。--《三国志吴主传》 (逆夷)不敢复行兹扰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 大惊扰。--清徐珂《清稗

  • 珟sù 1.朽玉,有瑕疵的玉。 2.姓。

  • 祁〈名〉 (形声。从邑,示声。右耳旁是邑”的变形。从邑的字往往与区域有关。本义地名) 县名 太原县。--《说文》。为今山西省祁县 分祁氏之田,以为七县。--《左传》 安徽省祁门县的简称 湖南省祁阳县的简称 祁 〈形〉 大 其祁孔有。--《诗小雅吉日》 资冬祁寒。--《礼记缁衣》

  • 礹yán 1.石山。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