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鍂,笔画:16,拼音:qí,部首:釒

    简解

    鍂 (形声。从金,奇声。本义釜之有足者) 同本义 于以湘之,维鍂及釜。--《诗·召南·采蘯》 一种兵器,矛属,齐刃如凿 既破我斧,又缺我鍂。--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 蕲(蘨)qí ⒈通"祈"。祈求。 ⒉ 蕲jī 1.古县名。本战国时楚邑,秦置蕲县,汉属沛郡。

    详解

    搜索与“鍂”有关的包含有“鍂”字的成语 查找以“鍂”打头的成语接龙

  • 如猢狲”猕猴的一种 狲(猻)sn

  • 坊〈名〉 (形声。从土,方声。本义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) 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,通称为坊 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,郊外为村。--《唐元典》 坊隅众人,慌忙拢来。--《水浒传》 又如坊隅(街巷,街坊);坊厢(古代城市区划,城中曰坊,近城曰厢);坊市(街市);坊郭(城郭市街) 官署名

  • 耀

    耀 (形声。从光,翟声。本义照耀) 同本义 耀,照也。--《说文》 焜燿寡人之望。--《左传昭公三年》 以淳耀燿大。--《国语郑语》 星耀而玄运。--《淮南子览冥》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。--《左传》 又如耀目晶光(光彩夺目);耀夜(萤火虫的别名);耀芒(光芒照射);耀采(光彩照耀);耀亮(

  • 痩 shòu 通假字,古同"瘦"。

  • 偃 (形声。从人,匽声。本义仰卧;仰) 同本义 偃,僵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伏而覆曰仆,仰而倒曰偃。 偃,仰也。--《广雅》 与一人俱毙,偃,且射子鉯。--《左传定公八年》 迎风则偃,背风则仆。--《吴越春秋》 须臾祭毕,倦而偃。--《钟馗传--捉鬼传、平鬼传》 或息偃在床。--《诗小雅北

  • 犭qun 1.汉字部首。通称"反犬旁"。用"犭"作部首的例字有犯﹑狂﹑狗等。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