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,三点表示羊水,头向上表示逆产。中间是只簸箕 ,下面是两只手∠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。小篆写法大同小异。本义 扔掉;抛弃) 同本义 弃,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弃者,不孝子人所弃也。” 天之弃商也久矣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 抛子弃草间。--王粲《七哀》 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--苏洵《六国论》 敌弃炮仓皇遁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子孙弃者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弃其妇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 弃 弃(棄)qì舍去,抛掉舍~。抛~。~旧图新。
弃 qi 部首 廾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7 弃 abandon; discard; throw away; 弃 (1) 棄 qì (2)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,三点表示羊水,头向上表示逆产。中间是只簸箕 ,下面是两只手∠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。小篆写法大同小异。本义扔掉;抛弃) (3) 同本义 [throw away;discard;abandon] 弃,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弃者,不孝子人所弃也。” 天之弃商也久矣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 抛子弃草间。--王粲《七哀》 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--苏洵《六国论》 敌弃炮仓皇遁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子孙弃者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弃其妇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 弃甲投戈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 弃厌(嫌弃;厌恶);弃亲(抛弃亲族);弃礼(抛弃礼制);弃秽(抛弃秽浊);弃失(丢失);弃地(丢弃田地);弃灰(把灰烬弃在路上);弃物(被丢失之物);弃国(丢失封国或都城);弃才(被遗弃的人才) (4) 废,废除 [abolish] 水官弃矣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。注废也。” 弃言(已经废弃之言);弃法(废弃法度);弃井(废井) (5) 忘记 [forget] 弃,忘也。--《尔雅》 其庸可弃乎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注犹忘。” 弃忽(遗忘,忽略) (6) 违背;背叛 [violate;betray]。如弃命(违命;抛弃命令);弃天(违背天意);弃言(背弃诺言);弃信(违背信义);弃约(违约,不守前约) (7) 离开 [leave] 子弃寡人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。注去也。” 弃予(离开我);弃代(去世) (8) 旷,耗费 [expense]。如弃力(费力);弃日(耗费时日,虚度光阴) 弃暗投明 qì àn-tóumíng [forsake darkness and come to the light] 比喻认清是非,背弃黑暗,投奔光明。走向光明正道 何不反邪归正,弃暗投明?--明·梁辰鱼《浣纱记》 弃儿 qì ér [abandonment] 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弃妇 qìfù [deserted wife;divorced wife] 同弃妻” 弃货 qìhuò [derelict] 被物主自愿放弃的或有意抛弃的不打算再取回的某种东西 弃甲曳兵 qìjiǎ-yèbīng [throw away their armor(英armour)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] 扔掉盔甲,拖着兵器,形容大败而逃的狼狈相 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弃绝 qìjué [forsake] 抛弃;不要 弃权 qìquán (1) [abstain from voting]∶可以投票时不投票,放弃投票权利 (2) [waive a right]∶放弃某项权利 (3) [drop]∶在赌牌中通过垫一轮牌或宣布不领先打赌而放弃一局 弃取 qìqǔ [abandon or adopt] 或者舍弃,或者采取 弃世 qìshì (1) [pass away;die]∶离开人世,指人死亡 (2) [abandon worldly life]∶超凡绝俗,遗世独立;放弃世俗生活 弃世则无累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 弃婴 qìyīng (1) [foundling]∶没人认领的婴儿,被不知名的父母遗弃的婴孩 (2) [exposure]∶遗弃或抛弃婴儿,尤指遗弃或抛弃在野外的行为 反对一切用杀婴、弃婴…来调节生育率的做法 弃置 qìzhì [lay aside] 扔在一边,废弃 一个弃置的香烟盒 弃掷 qìzhì [throw away;give up] 乱丢乱扔 弃掷逦迤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弃 qì ㄑㄧ╝ 舍去,扔掉抛~。遗~。~权。~市(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,并将尸体暴露街头)。~世(超出世俗或指去世)。~养(父母死亡的婉辞)。~置不顾。~瑕录用。 郑码sze,u5f03,gbkc6fa 笔画数7,部首廾,笔顺编号4154132
懒 (形声。从心,赖声。本义懒惰) 同本义 懒,懈也。怠也。一曰卧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懒。 吾少懒学问,晚成人。--《宋书范晔传》 又如懒待(没有精神和兴致);懒怠(懒于做某种事);懒得(不想,不情愿);懒残和尚煨芋(唐衡狱寺和尚明瓒禅师,性子懒惰,常吃别人剩食,因号懒残。李泌在
蚩 (形声。从虫,之声。本义蚩虫) 同本义 蚩,蚩虫也。--《说文》 传说中的一种海兽 姓。如蚩尤 蚩尤惟始作乱。--《书吕刑》。马注少昊之末九黎君名。”按,郑注蚩尤霸天下,黄帝所伐者,学蚩尤为此者,九黎之君在少昊之代也,是黄帝擒于涿鹿者。 蚩 痴呆,愚蠢 蚩,痴也。--《释名》
妨〈动〉 (形声。从女,方声。本义损害;有害于) 同本义 妨,害也。--《说文》 将妨于国家。--《国语越语》 敬而无妨些。--《楚辞招魂》 令人行妨。--《老子》。注伤也。” 不以自妨也。--《荀子解蔽》 贼父之子,妨兄之弟,与此同召。--《论衡偶会》 又如妨要(妨害要务);妨紊(伤害
史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,下面是手∠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。本义史官) 古官名。职别各异 史,记事者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周官有大史、小史、闪史、外史、御史、女史。其属又各有府史、胥徒史,主造文书者亦称史。凡府史,皆其官长所自辟除。 矧大史友内史友。
榍 门槛 榍,限也。--《说文》 榍石 榍xiè 1.见"榍子"。
杮fèi 1.削下的木片﹑木皮。 2.谓斫削木材。 3.古数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