洽〈动〉 (形声。从水,合声。本义沾湿,浸润) 同本义 洽,沾也。--《说文》 仁洽道丰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。--《汉书·终军传》 内洽五藏。--《淮南子·要略》 又如洽濡(沾湿,滋润);洽润(润泽);洽衿(沾湿衣襟) 合,符合 以洽百礼。--《诗·小雅·载芟》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。--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 又如洽愿(称心如愿);洽意(合意;中意);洽悉(与事切合而详尽) 商量,协商意见 假借为给”。供应 不洽而爟之,使客无得以助攻 洽qià ⒈与人联系,商量接~。商~。~谈。 ⒉和谐和~。融~。 ⒊广博,普遍博物~闻。 洽hé 1.古水名。一名瀵水,现称金水河。源出陕西省合阳县北部,东南流入黄河。
洽 qia、he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洽 qià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水,合声。本义沾湿,浸润) (2) 同本义 [soak] 洽,沾也。--《说文》 仁洽道丰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。--《汉书·终军传》 内洽五藏。--《淮南子·要略》 (3) 又如洽濡(沾湿,滋润);洽润(润泽);洽衿(沾湿衣襟) (4) 合,符合 [fit;suit] 以洽百礼。--《诗·小雅·载芟》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。--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 (5) 又如洽愿(称心如愿);洽意(合意;中意);洽悉(与事切合而详尽) (6) 商量,协商意见 [consult with;arrange with]。如洽办;面洽;洽商 (7) 假借为给”。供应 [supply] 不洽而爟之,使客无得以助攻备。--《商君书·兵守》 洽 qià 〈形〉 (1) 周遍;广博 [extensive] 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。--班固《西都赋》。注洽,遍也。” (2) 又如洽化(普遍受到薰陶教化);恰闻(见识广博);洽人(学识渊博的人);洽客(广见博闻者);洽浃(广博;周遍) (3) 和谐;融洽 [harmonious;uniform;in harmony] 洽比其邻。--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 民之洽也。--《诗·大雅·板》 (4) 又如洽平(太平盛世,四方融洽);洽同(协和统一);洽和(和睦); 洽悦(和睦欢乐) 洽办 qiàbàn [handle an assignment through negotiation] 通过协商办理 洽购 qiàgòu [hold purchasing talks] 联系购买;洽谈购买 一些剧院也纷纷直接向我洽购影片 洽商 qiàshāng [discuss] 洽谈商量 洽谈 qiàtán [hold talks] 接洽商谈 洽谈生意 洽 qià ㄑㄧㄚ╝ (1) 跟人联系,商量面~。接~。 (2) 谐和融~。 (3) 广博,周遍博识~闻。 (4) 沾湿,浸润内~五脏。 郑码voaj,u6d3d,gbkc7a2 笔画数9,部首氵,笔顺编号441341251
彍gu 1.张满弩弓。 2.引申为射。 3.犹光大。 4.乘;驾驭。
韺yng 1.帝喾时乐名。
纾 (形声。从糸,予声。本义延缓) 同本义 纾,缓也。--《说文》 彼交匪纾。--《诗小雅采菽》 以纾楚国之难。--《左传庄公三十年》 姑纾死焉。--《左传文公十六年》 民急矣,姑从楚以纾吾民。--《左传襄公八年》 又如纾缓(宽缓;使宽缓);纾回(缓慢曲折) 宽缓;宽松 民力稍纾,得以尽
娃 (形声。从女,圭声。本义美女) 同本义 娃,美也。吴楚衡淮之间曰娃。吴有馆娃之宫。--《方言》二 又如娃姣(美女);娃馆(宫女的馆舍);娃儿(美貌女郎) 小孩子;尤指仍在怀抱中的年幼孩子 少女;姑娘 邻娃尽著绣裆襦,独自提筐采蚕叶。--陆龟蒙《陌上桑》 旧时中国南方某些少数民族
檧sng 1.小笼。
扶〈动〉 (形声。从手,夫声。从手”,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搀扶) 同本义 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--《论语季氏》 车至门扶。--《战国策卫策》。注扶,谓下车。” 遂扶以下。--《左传宣公二年》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。--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》 又如扶绰(搀扶,扶托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