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

  • 繁体字:鍃,笔画:10,拼音:qián,部首:钅

    简解

    钱 (形声。从金,戔声。本义农具名,即铁铲。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,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,因此引申为货币、钱财) 金属货币。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。古者货贝而宝龟。周太公立九府圜法,乃用泉,至秦废贝行钱。--《说文解字》锴注 龟贝金钱。--《史记·平准书》。索隐本名泉,言货之如流泉也。”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钱者,金币之名,古曰泉,后转曰钱。” 下有积钱。--《史记·天官书》 卖炭得钱何所营?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 以钱覆其上。--宋·欧阳修《 钱(鍃)qián ⒈货币~币。铜~。金~。三块~。 ⒉费用,款项米~。菜~。一笔~。 ⒊财物无~难办。有~有势。  ⒋重量单位十分为一~。十~为一两。 ⒌圆形像铜钱的东西榆~(榆荚)。 钱jiǎn 1.古农具名。臿属,似今之铁铲。

    详解

    钱 qian 部首 钅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0 钱 money;cash;dingbat;fund;oof;pocket; 钱 (1) 鍃 qián (2) (形声。从金,戔(jiān)声。(jiǎn)本义农具名,即铁铲。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,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,因此引申为货币、钱财) (3) 金属货币。特指铜钱 [copper coin;copper cash] 一曰货也。古者货贝而宝龟。周太公立九府圜法,乃用泉,至秦废贝行钱。--《说文解字》锴注 龟贝金钱。--《史记·平准书》。索隐本名泉,言货之如流泉也。”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钱者,金币之名,古曰泉,后转曰钱。” 下有积钱。--《史记·天官书》 卖炭得钱何所营?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 以钱覆其上。--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 自钱孔入。 而钱不湿。 (4) 又如钱眼(铜钱中的方孔。喻指金钱);钱价(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);钱范(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);钱幕(钱镘。钱币的背面);钱缗(穿钱的绳子);钱品(钱的质地、形制);钱花花(小钱,铜板) (5) 钱财,货币的通称 [money;currency]。如钱侩(经营钱庄的商人);钱谷幕友(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);钱引(宋代纸币名。徽宗大观元年,把贬值的交子改为钱引) (6) 像铜钱的东西 [copper] 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,或青或紫,一名绿钱。--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 (7) 纸钱 [paper]。如钱垛(成串的纸钱) 钱 (1) 鍃 qián (2) 衡名 [mace] (3) 公制重量单位。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。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(4) 市制重量单位。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。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(现在是十分之一)为市两,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(5) 旧营造库平制。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钱包 qiánbāo [wallet;purse] 放钱的悬 小李丢掉了钱包 钱币 qiánbì (1) [coin]∶由政府发行、上有印记、具有一定实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金属硬币(偶尔也由其他材料,如皮革、瓷制成);这类货币的集称 (2) [cash]∶中国过去的小铜钱,中间有一个方孔,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钱帛 qiánbó [betrothal presents from the bridgroom's to the bride's family] 指聘礼 受母钱帛多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钱财 qiáncái [money] 用钱计的财产 去世了,留下他所有的钱财给了慈善事业 钱钞 qiánchāo [money] 旧时泛指钱 钱串,钱串儿,钱串子 qiánchuàn,qiánchuànr,qiánchuànzi [cash strings] 旧指穿铜钱用的线绳,比喻视钱如命的人 钱袋 qiándài [money bag;bag] 用来装钱的袋 钱柜 qiánguì [money chest] 为防窃盗而设计的一种装贵重物品(如现款、珍宝)的金属柜 钱夹 qiánjiā [billfold] 可折叠的用来装纸币的夹 钱粮 qiánliáng (1) [land tax; taxes on farm lands]∶旧时田赋征收的银钱和粮食,也泛指税收 (2) [tax collector]∶旧时指专司会计、钱粮的小吏 钱迷心窍 qiánmí-xīnqiào [be blinded by lust for gain] 利令智昏 金宝这小子钱迷心窍了! 钱票 qiánpiào [paper money; paper currency] 纸币,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券 钱塘江 qiántáng jiāng [qiantang river]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,发源于安徽省大尖山岭北麓,经杭州湾注入东海,全长410公里。以雄伟壮观的钱塘潮闻名 钱纸 qiánzhǐ [mock paper money (burnt for the use of the departed spirits)] [方]∶纸钱 烧钱纸 钱庄 qiánzhuāng [old-style chinese private bank] 我国旧时私人经营的金融业商店,主要从事存款、放款、汇兑等业务 钱租 qiánzū [currency ground rent] 以货币为支付地租的手段;货币地租的通称 钱 (鍃) qián ㄑㄧㄢˊ (1) 货币铜~。金~。银~。~票。~币。~财。~庄。~粮。 (2) 费用车~。买书的~。 (3) 财物有~有势。 (4) 圆形像钱的东西榆~∩~。 (5)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,一两的十分之一。 (6) 姓。 郑码phm,u94b1,gbkc7ae 笔画数10,部首钅,笔顺编号3111511534

  • 佯 见徜徉” 假装,诈伪 佯 (形声。从人,羊声。本义假装) 同本义 张仪佯去秦。--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》 佯为予赵城。--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乡民佯败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 又如佯讶(假装吃惊);佯推死(装死);佯打耳睁(装聋作哑,心不在焉);佯佯不睬(故作轻慢,不予理睬);佯长(扬长

  • 滔〈形〉 (形声。从水,舀声。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) 同本义 滔,水漫漫大貌。--《说文》 滔,漫也。--《广雅》 象恭滔天。--《书尧典》 浩浩滔天。 汶水滔滔。--《诗齐风载驱》 滔滔江汉。--《诗小雅四月》 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。--《书益稷》 又如滔涸(水漫溢与干涸);滔漭(水弥

  • 辩 (形声。从言,辡(榓溃?? )声。本义辩论,申辩) 同本义 辩,治也。--《说文》 辩其狱讼。--《周礼乡士》 分争辩讼。--《礼记曲礼》 辩者言之信。--《韩非子八经》 勿辩乃司。--《书酒诰》 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。--《列子汤问》 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。--明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 • 摽 挥之使去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。--《孟子》 抛弃 已盟,曹子摽剑而去之。--《公羊传庄公十三年》 摽 biào ①捆住某物使其相连用绳子~椅子腿。 ②互相用胳膊紧紧相钩姐妹俩~着胳膊走。 ③亲近;形影不离(多含贬义)他俩总~在一起。 ④落下。 ⑤击打。 摽bio 1.挥之

  • 簄 用竹编成的滤酒器具 自酿下黄花酒,亲提着这斑竹簄。--元范康《竹叶舟》 指酒 近日秋雨足,公余试新簄。--宋苏轼《溪堂读书》 簄 滤酒 今夜巫山真个好,花未落,酒新簄。--宋苏轼《江城子》 簄chu 1.滤酒用的竹具。 2.过滤(酒)。 3.酒。 4.无底竹筐。

  • 景 (形声。从日,京声。本义日光) 同本义 景,日光也。--《说文》 浊明外景,清明内景。--《荀子解蔽》 四时和谓之景风。--《尔雅》 南方景风。--《广雅》。按,犹日光风也。 日出天而耀景。--江淹《别赋》 朱光驰北陆,浮景忽西沈。--《文选张载七哀诗》 流景曜之韡晔。--张衡《西

按首字母搜索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按笔画数搜索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
大家正在查
版权所有©四级英语单词   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