诎 (形声。从言,出声。本义言语钝拙) 同本义 诎,辞塞。--《广韵》 诎,字从言,当与吃同意。--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公输盘诎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 轻财重士,辩于心而诎于口。--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 尽,穷尽 利出于一孔者,其国无敌;出二孔者,其兵不诎;出三孔者,不可以举兵;出四孔者,其国必亡。--《管子》 理诎势穷。--清·林则徐文 声音戛然而止貌 叩之,其声清越以长,其终诎然。--《礼记》。孔颖达疏诎谓止绝也。” 诎 通屈”。弯曲 诎,屈也。--《广雅·释 诎qū ⒈短缩,嘴笨。 ⒉通"屈"。弯曲,屈服。 诎chù 1.贬黜,贬退。
诎 qu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 诎 (1) 詘 qū (2) (形声。从言,出声。本义言语钝拙) (3) 同本义 [stutter] 诎,辞塞。--《广韵》 诎,字从言,当与吃同意。--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公输盘诎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 轻财重士,辩于心而诎于口。--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 (4) 尽,穷尽 [exhausted] 利出于一孔者,其国无敌;出二孔者,其兵不诎;出三孔者,不可以举兵;出四孔者,其国必亡。--《管子》 理诎势穷。--清·林则徐文 (5) 声音戛然而止貌 [suddenly-mute] 叩之,其声清越以长,其终诎然。--《礼记》。孔颖达疏诎谓止绝也。” 诎 (1) 詘 qū (2) 通屈”。弯曲 [bend] 诎,屈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 诎五指而顿之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 诎要桡膎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 诎右臂支船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 (3) 又如诎伸(诎申。弯曲与伸直);诎曲(诎折。弯曲);诎体(弯曲肢体);诎膝(下跪);诎柔(屈曲柔弱) (4) 屈服 [yield] 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。--《荀子·议兵》 诎敌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 (5) 又如诎意(屈就);诎志(曲意迁就);诎服(屈服) (6) 屈辱;冤屈 [humiliate;wrong] 宋王因怒而诎杀之。--《吕氏春秋·壅塞》 (7) 又如诎身(降低身分,屈己下人);诎辱(委屈和耻辱);诎容(屈辱容忍);诎节(降低身分,降心相从) (8) 通黜”(chu)。贬退 [demote;oust;relegate] 彼公仲者,秦势能诎之。--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 可谓能诎免变化以致之。--《说苑·敬慎》 (9) 通讫”。止 [complete;be over]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,其终诎然,乐也。--《礼记·聘义》 诎 (詘) qū ㄑㄩˉ (1) 弯曲诘~(同诘屈”)。~五指而顿之”。 (2) 屈服,折服公输盘~”。 (3) 嘴笨辩于心而~于口”。 (4) 戛然而止的样子扣之,其声清越以长,其终~然”。 (5) 尽,穷其兵不~”。 (6) 短缩。 (7) 姓。 郑码szzi,u8bce,gbkdab0 笔画数7,部首讠,笔顺编号4552252
谱 (形声。从言,普声。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) 同本义 谱,牒也。--《广雅》 谱,籍录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。朱骏声曰桓君山云,太史公三代世表,旁行斜上,普效周谱,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。” 十二曰谱系,以纪世施继序。--《旧唐书经籍志上》 又如食谱;歌谱;谱学(研究氏族或宗族
湮 (形声。从水,垔声。本义埋没,不被人所知道) 同本义 始丧乱后,典章湮散。--《新唐书魏征传》 又如湮没不彰(埋没不显著);湮佚(埋设,散失);湮沉(湮沈;湮泯;湮昧;湮埋。埋没) 淹没 淤塞;填塞;堵塞 郁湮不育。--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》。注湮,塞也。” 昔老禹之湮洪水,决江河。--
脔 (形声。从肉。羉声。本义小块肉) 同本义 一曰切肉,脔也。--《说文》 嘬谓一举尽脔。--《礼记曲记》注 尝一脔肉,而知一镬之味。--《淮南子说林训》 又如脔脔(切成小块的肉);脔脍(切成块的鱼肉) 量词。用于块状的鱼肉 脔 切肉成块 脔,舑也。--《说文》 棘人脔脔兮。--《诗桧
映 (形声。从日,央声。本义照) 同本义 映,明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 日阴曰映。--《通俗文》 冠盖相映。--《后汉书张衡传》 映日荷花别样红。--宋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 映日不可逼视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 又如映耀(辉映;照耀);映日(映照着日光);辉映(照耀,映射) 反映,因光线
棳zhu 1.梁上的短柱。 2.犹缀。连接。
哈〈动〉 (形声。从口,合声。本义以唇啜饮。同歃”) 张口呼气 哈 身子略弯,以此表示礼貌(不及鞠躬郑重) 哈 口 臾儿、易牙,淄 渑之水合者,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;故圣人之论贤也,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。--《淮南子汜论训》 哈〈叹〉 --表示满意、惊喜或赞叹 哈〈象〉 笑声 黄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