苫〈名〉 (形声。占声。本义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) 同本义 苫,盖也。--《说文》 白盖谓之苫。--《尔雅》。注白茅苫。今江东呼为盖。”李注编菅茅以盖屋者曰苫。” 寝苫。--《仪礼·既夕礼》 乃祖吾离被苫盖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 又如草苫子;苫宇(草庐);苫茨(茅草盖的屋顶);苫盖(茅草编的覆盖物。亦特指草衣、茅屋);苫蓑(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);苫褐(草衣) 古代居丧时,孝子睡的草垫子 寝苫枕草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 又如苫条(毡条);苫块(寝苫枕块”的略语。古礼,父 苫shān ⒈草垫子,草帘子。 苫shàn ⒈用席、布、草帘等遮盖天要下雨,把场上的麦子~住。
苫 shan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 苫1 shān 〈名〉 (1) (形声。占声。本义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) (2) 同本义 [cogongrass covering] 苫,盖也。--《说文》 白盖谓之苫。--《尔雅》。注白茅苫。今江东呼为盖。”李注编菅茅以盖屋者曰苫。” 寝苫。--《仪礼·既夕礼》 乃祖吾离被苫盖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 (3) 又如草苫子;苫宇(草庐);苫茨(茅草盖的屋顶);苫盖(茅草编的覆盖物。亦特指草衣、茅屋);苫蓑(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);苫褐(草衣) (4) 古代居丧时,孝子睡的草垫子 [straw mat] 寝苫枕草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 (5) 又如苫条(毡条);苫块(寝苫枕块”的略语。古礼,父母死后,儿子要睡草荐,枕土块);苫次(指居亲丧。即在苫、寝苫);苫席(用麦杆或茅草编的粗席。常垫于褥下或用于居丧);苫庐(古代在亲丧中所居之室);苫壤(苫席与土块。指居亲丧中) 另见shàn 苫布 shānbù [manta;tarpaulin] 用来苫盖负载的驮鞍或为运输而包裹货物的一块帆布或其他厚布 苫2 shàn 〈动〉 (1) 编茅盖屋 [thatch with straw mat,tarpaulin,etc.] 刈茅苫鹿屋,插棘护鸡栖。--宋·陆游《幽居岁莫》 (2) 后泛指用席、布等遮盖东西 [cover]。如要下雨了,快把麦子苫上 顾野有麦场,场主积薪其中,苫蔽成丘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 另见shān 苫布 shànbù [tarpaulin] 遮盖东西用的大雨布 苫盖 shàngài [cover] 遮盖 院里到处是垃圾,食堂里有不少苍蝇,吃剩的饭菜都不苫盖 苫席 shànxí [straw mat] 用苇篾、秫秸皮等编成的遮盖东西用的席 苫1 shān ㄕㄢˉ 草帘子,草垫子草~子。 郑码eij,u82eb,gbkc9bb 笔画数8,部首艹,笔顺编号12221251 苫2 shàn ㄕㄢ╝ 用席、布等遮盖车上~块塑料布。 郑码eij,u82eb,gbkc9bb 笔画数8,部首艹,笔顺编号12221251
谱 (形声。从言,普声。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) 同本义 谱,牒也。--《广雅》 谱,籍录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。朱骏声曰桓君山云,太史公三代世表,旁行斜上,普效周谱,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。” 十二曰谱系,以纪世施继序。--《旧唐书经籍志上》 又如食谱;歌谱;谱学(研究氏族或宗族
湮 (形声。从水,垔声。本义埋没,不被人所知道) 同本义 始丧乱后,典章湮散。--《新唐书魏征传》 又如湮没不彰(埋没不显著);湮佚(埋设,散失);湮沉(湮沈;湮泯;湮昧;湮埋。埋没) 淹没 淤塞;填塞;堵塞 郁湮不育。--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》。注湮,塞也。” 昔老禹之湮洪水,决江河。--
脔 (形声。从肉。羉声。本义小块肉) 同本义 一曰切肉,脔也。--《说文》 嘬谓一举尽脔。--《礼记曲记》注 尝一脔肉,而知一镬之味。--《淮南子说林训》 又如脔脔(切成小块的肉);脔脍(切成块的鱼肉) 量词。用于块状的鱼肉 脔 切肉成块 脔,舑也。--《说文》 棘人脔脔兮。--《诗桧
映 (形声。从日,央声。本义照) 同本义 映,明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 日阴曰映。--《通俗文》 冠盖相映。--《后汉书张衡传》 映日荷花别样红。--宋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 映日不可逼视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 又如映耀(辉映;照耀);映日(映照着日光);辉映(照耀,映射) 反映,因光线
棳zhu 1.梁上的短柱。 2.犹缀。连接。
哈〈动〉 (形声。从口,合声。本义以唇啜饮。同歃”) 张口呼气 哈 身子略弯,以此表示礼貌(不及鞠躬郑重) 哈 口 臾儿、易牙,淄 渑之水合者,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;故圣人之论贤也,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。--《淮南子汜论训》 哈〈叹〉 --表示满意、惊喜或赞叹 哈〈象〉 笑声 黄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