赦〈动〉 (形声。从攴,赤声。本义宽免罪过) 同本义 赦,置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赦与捨音义同。非专谓赦罪也◇捨行而赦废。赦专为赦罪矣。”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。--《周礼·司刺》 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十八年》 先时者杀无赦。--《书·伪允征》 君子以赦过宥罪。--《易·象卦》。疏谓放免。” 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又如赦书(宽免刑罚的文书);赦贷(宽免罪过);赦命(赦免的命令);赦宥(宽恕;赦免);赦恕(宽免,饶恕);赦过(赦免过错)。又如赦释(免罪释 赦shè免除刑罚~免。~罪。大~。特~。
赦 she 部首 赤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1 赦 condone; pardon; remit; 赦 shè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攴(pū),赤声。本义宽免罪过) (2) 同本义 [remit;pardon] 赦,置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赦与捨音义同。非专谓赦罪也◇捨行而赦废。赦专为赦罪矣。”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。--《周礼·司刺》 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十八年》 先时者杀无赦。--《书·伪允征》 君子以赦过宥罪。--《易·象卦》。疏谓放免。” 臣从其计,大王亦幸赦臣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(3) 又如赦书(宽免刑罚的文书);赦贷(宽免罪过);赦命(赦免的命令);赦宥(宽恕;赦免);赦恕(宽免,饶恕);赦过(赦免过错)。又如赦释(免罪释放);赦放(免罪释放) (4) 宽容 [pardon] 先有司,赦小过,举贤才。--《论语·子路》 (5) 姓 赦令 shèlìng [amnesty order] 旧时君主发布的减免罪刑或赋役的命令 颁发赦令 赦免 shèmiǎn [pardon;remit a punishment] 权力机关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被州长赦免 赦罪 shèzuì (1) [absolution;absolve sb.from guilt]∶在告罪礼仪中教士向告罪人宣布罪过的宽免 (2) [pardon]∶赦免罪行 赦 shè ㄕㄜ╝ 免除和减轻刑罚~书。~令。~免。~恕。大~。特~。十恶不~。罪在不~。 郑码bnom,u8d66,gbkc9e2 笔画数11,部首赤,笔顺编号12132343134
耱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,功用和耙相似。亦称耢”。 耱mò也叫"耢"。旧时平整土地的农具。
见龃龉” 龉y 龉wú 1.嵒龉,山势险峻貌。 2.见"龉龊"。
懙y 1.懙懙。行步安详貌。
庑 (形声。从广,无声。从广,与房屋有关。本义堂下周围的廊屋) 同本义 庑,堂下周屋。--《说文》 居庑下,为人赁舂。--《后汉书梁鸿传》 合百草兮实庭,建芳馨兮庑门。--《楚辞》 庑下一生伏案卧。--清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泛指房屋 居大庑之下。--《史记》 又如盖庑(盖屋);计殿
佴 相次,随后 佴,佽也。从人,耳声。--《说文》 佴,贰也。--《尔雅释言》 佴,次也。--《广雅释诂三》 李陵既生降,聩其家声;而仆又佴之蚕室,重为天下观笑。--《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》 佴〈名〉 nai 姓 佴,姓也。--《广韵》 佴nài ⒈姓。 佴èr 1.相次;随后。
湇qì 1.肉汁。